AI翻译“真香”:讯飞的这三款产品让我秒懂老外了!

撰文 | 李信马

题图 | 科大讯飞

“很多人的英语是‘死英语’,看书做题写作文都还行,一当面聊天就傻眼了。”

从小学接触英语,到大学考四六级乃至雅思托福,不少中国人听过这样的话,听得多了,就不得不承认——是啊!口语的培养需要对应的环境,普通人就算天天刷美剧,也很难做到像Native Speaker那样张嘴就来,反倒是容易一紧张,更结结巴巴了。如果再遇上工作中的专业词汇,又或是在除英语外其他语言上的沟通,的确有些为难。

不过,科技的进步,让中国人不需要学外语,也能和老外流畅的交流了。在不久前由科大讯飞举办的全球1024开发者节科博展上,笔者深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你有文化,我有科技”。

“Hello,how are you?”

在AI 翻译展厅,笔者戴着讯飞AI翻译耳机,和工作人员开始了交流。在第一句问候之后,对话变成了一个说中文,一个说英文。耳机实时同传双向沟通,双方各自说自己的语言,也能丝滑流畅的沟通。展厅人来人往,非常嘈杂,但基本不影响翻译的准确,在一旁的屏幕上,也显示出了对应的中英文内容——都没错!

为了让参展的用户有真实的体验,展区安排了多位货真价实的外国朋友,来负责模拟真实的海外沟通环境。通过展区提供的多款AI翻译产品,笔者从头逛到尾四处搭讪,还让一位金发的帅哥现场做了杯咖啡,有种“大家都是本地人”的错觉。

AI翻译,这项人工智能的核心应用,在科大讯飞的科博展现场,依托这些新的硬件,真正实现了“轻松聊遍全球,更懂跨境交流”。

一、从“连蒙带猜”到“解放双手”

在人工智能诞生之初,科学家们就尝试用AI来代替人做翻译。

1954年,美国乔治敦大学与IBM合作完成英俄翻译实验,标志着机器翻译研究的正式启动,不过,早期的AI翻译主要依赖词典和语法规则生成翻译,质量可以说是惨不忍睹。直到神经网络机器翻译(NMT)的出现,解决了长句翻译问题,AI翻译的质量才大幅提升;进入大模型时代,生成式AI让AI翻译更加流畅自然,距离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落地和应用,只差“最后一公里”了。

而这最后一公里,就是打造能承载AI翻译的硬件。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演讲中的话来说,就是“让大模型跳出手机、电脑等传统设备,走进真实生活场景,在各类智能终端及家庭设备中充分发挥作用”。

想法是好的,困难也是不少的,那科大讯飞做到了吗?我们来看看这几款产品。

展厅中最有“黑科技”感的,就是下面这副讯飞AI翻译耳机。

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发布会现场,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介绍了这幅耳机,在嘈杂的环境中,这款耳机也能做到精准拾音和翻译,科大讯飞拿它与苹果最新第三代耳机AirPods 3来比较,在食堂、地铁等80分贝的高噪环境中,识别准确率达到97.1%,而苹果耳机识别准确率是77.7%,戴在耳朵上也很轻巧,真正让人能“解放双手”轻松交流。

另一款王牌产品,是科大讯飞在今年发布的新一代双屏翻译机。

这台翻译机可就厉害了,特别适合商务场合的交流。来自不同国度、不同语言的多个人,通过这一台机器,交流的同时机器上就会实时出现字幕和播报,大屏小屏都能看,机器具有行业翻译功能,除了保证精准沟通,还能智能区分讲话人,会后一键智能生成会议纪要,轻松实现多人对话和事后回溯。

在展厅中,还有多款功能强大的AI翻译产品,比如讯飞AI录音笔,不仅能实时录音转写和同声转译,并能通过星火大模型实现会议纪要整理,撰写专业文稿,生成脑图等。也是学习办公的是优秀辅助。自2019年起连续六年成为“618”及“双11”京东&天猫“双平台”全周期录音笔品类销售额冠军。

历经了二十余年的努力,在AI翻译方面,科大讯飞的智能硬件可以说为用户畅行世界提供了“第二种选择”。

二、AI翻译如何实现的技术跃迁?

科大讯飞在AI翻译领域能有这样的成果,离不开两方面的突破性进展。

一方面,是大模型技术带来AI翻译能力的提升。在2025年10月,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发布了《中国 AI 翻译技术评估》报告。这份以“大模型驱动AI翻译能力全面换新”为主题的报告指出,大模型技术的全面渗透正在深刻重塑AI翻译市场。

通过对主流AI翻译产品的全方位测评,报告发现:科大讯飞在翻译速度、效果、专业度、拟人度、研发投入、产品成熟度、商业化规模、用户推荐度八个核心维度上均排名第一。

11月7日,科大讯飞又正式发布了讯飞星火X1.5,随着讯飞星火的多语言大模型能力持续升级,目前可以支持超过130种语言,整体性能达到最新的GPT-5(high)的95%以上。在底座模型层面,针对拉美、东盟等与中国关联密切的重点国家和地区所需语言,讯飞星火X1.5以14种语言覆盖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且已实现效果领先。

另一方面,是软硬一体,这也是AI红利在千行百业兑现的关键支撑。

“在过去的几年中,科大讯飞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在全国产平台上实现软硬一体化,把硬件能力和大模型深度对接,然后形成了AI+多个硬件系列的创新技术。”刘庆峰在演讲中自豪地说到。

比如讯飞AI翻译耳机,是全球首款“骨导+气导”形态的开放式翻译耳机,并采用开放耳挂设计,在保证佩戴卫生的同时,能够精准分离佩戴者语音并抑制环境噪声,显著提升翻译准确率。

讯飞双屏翻译机不仅有独创的双屏设计视听同步,还有特别重要的一个亮点就是独创了强降噪模式,1米以内穹顶式隔音。刘庆峰在现场演示时表示:“当我听到主席台上甚至听到更远的人讲话的时候,照样可以翻译;希望两个人交流的时候,一米之外无论多吵,都不会有干扰,就可以直接启动穹顶式隔音。”

此外,还有业界首个软硬件一体的同传麦克风,能够在2秒内低延迟地、精准地进行同传后的语音播报,目前拥有10种语言能力,将来将拓展到上百种语言。

从讯飞翻译机、讯飞 AI 翻译耳机、讯飞 AI 录音笔等智能硬件,到讯飞翻译 APP、讯飞翻译 SaaS、讯飞同传等智能软件与服务,基于二十余年语音技术的积累,和星火大模型的强大支撑,科大讯飞通过软硬一体构建了覆盖商务洽谈、教育学习、旅游出行、日常沟通的多端协同全场景AI翻译解决方案。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变的趋势,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员交流日益紧密,并带动翻译市场的持续增长——在技术进步的带动下,翻译水平的提升也会进一步激发人们深入沟通的意愿,形成技术进步、交流增加和经济增长正向循环。

AI翻译相比传统人工翻译,在即时性、准确性和便携性上的优势显著。科大讯飞在AI翻译产品上的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了全球不同场景的翻译需求,解决了跨语言沟通中的层层障碍。透过这些产品展望未来,也许有一天,人类将会像神话故事中一样,畅通无阻的沟通,构建更多的共识和创造更大的价值。

标签: 科大讯飞
AI翻译“真香”:讯飞的这三款产品让我秒懂老外了!
扫描二维码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