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11月12日消息,范式集团(股票代码:6682))今日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第四范式2025年前三季度,总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36.8%;毛利润16.21亿元,同比增长20.1%,较上年同期增速有明显提升;毛利率为36.8%。
第四范式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4.89亿元,同比增加8.4%,研发费用率为33.8%,同比下降8.9个百分点,大幅优化研发投入产出效率。
第四范式第三季度标杆用户数为103个,同比增长5个;标杆用户平均营收贡献为人民币25.49百万元,同比增长71.4%。第三季度公司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第四范式第三季度核心产品线第四范式先知AI平台业务收入达36.92亿元,同比增长70.1%。先知平台业务收入占集团总收入比例为83.9%。
第四范式称,公司致力于将先知AI平台打造成企业AI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基础设施,从底层算力平台、具备企业级特性的AIOS操作系统到顶层全套软件,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高效率及高性价比的AI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及软件开发工具链。本期间,公司发布多项重要技术创新,旨在加速AI在企业全方位的落地效率。
公司坚持软硬件协同战略,2025年9月22日推出ModelHubXC及AI引擎EngineX,以「模型架构适配」为核心,实现国产算力高效兼容。EngineX通过统一引擎层支持多架构、多模型批量化适配,将适配层级提升至算法架构(如Transformer、Diffusion、CNN),实现「一次适配,多模型即插即用」。ModelHubXC还标注模型适配的国产芯片品牌,简化开发者选型。
目前平台已适配的信创算力包括:华为升腾、寒武纪、天数智芯、昆仑芯、沐曦、曦望。目前第四范式已完成风洞大模型在曦望S2芯片的完整适配,达商用级性能,推动垂直领域自主化。
第四范式指出,未来半年,适配认证的模型数量将陆续更新至千数级;一年内,达到十万数级;后续更将持续保持这一更新速度,并将覆盖市面所有主流信创算力。
硬件方面,公司发布「VirtualVRAM」虚拟显存扩展卡,单卡显存可扩展至256GB(等效10张RTX4090),无需更换硬件即可突破显存限制,支持大规模AI任务。
云原生调度上,第四范式基于Kubernetesv1.34的GPU动态调度能力,实现算力与显存一体化精细调度。开源项目HAMi-Core与DRA深度适配,推出GPU动态资源驱动,推动云原生算力管理升级,大幅降低使用门槛。
第四范式第三季度SHIFT智能解决方案业务务收入人民币6.02亿元,同比下降12.5%。SHIFT智能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占集团总收入比例为13.7%。该业务系「先知AI平台」业务在解决方案端的延伸,其开拓和发展以支持「先知AI平台」业务增长为底层目标。
第四范式第三季度通过「AIAgent+零售垂直模型+大语言模型」技术融合,在商品推荐、供应链管理等五大场景构建智能零售体系。AIAgent连接竞品监控、需求预测等垂直模型,实现动态定价与个性化促销,提升销售转化率、库存周转等核心指标。解决方案库含智能导购、门店分析等模块,推动零售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第四范式第三季度式说AIGS服务业务收入1.08亿元,收入占集团总收入比例为2.4%。受到公司核心产品「先知AI平台」业务拓展节奏的影响,式说AIGS服务收入同比下降70.0%。
第四范式持续迭代并优化基于生成式AI的辅助编程工具AIGSCodeX产品。该产品面向企业研发全流程,提供包含代码续写、注释生成、代码纠错、代码重构、生成单元测试等一站式服务,降低编程门槛并提升开发效率,构建标准化「应用生产流水线」,综合提升企业组织效能。
公告期间,公司深入投资发展国产算力——这一新时代的“石油”:一方面,公司投资持有国产GPU厂商曦望超过9%的股份,也通过公司旗下基金战略投资了另一家国产GPU厂商天数智芯;另一方面,针对产业空白,公司推出ModelHubXC及其底层核心的AI引擎体系EngineX,旨在让国产算力与大模型实现深度、高效、稳定的协同适配,从而将硬件的算力潜能真正、无损地转化为企业可见的业务价值与效率提升,最大化释放融合价值。
第四范式称,现阶段,平台已经适配认证过的模型数量就有上百个;半年内,适配认证的模型数量将陆续更新至千数级;一年内,达到十万数级;后续更将持续保持这一更新速度。目前平台已适配的信创算力包括:华为升腾、寒武纪、天数智芯、昆仑芯、沐曦和曦望等(按英文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未来将覆盖市面所有主流信创算力。
硬件方面,公司发布「VirtualVRAM」虚拟显存扩展卡,单卡显存可扩展至256GB(等效10张RTX4090),无需更换硬件即可突破显存限制,支持大规模AI任务。
云原生调度上,第四范式基于Kubernetesv1.34的GPU动态调度能力,实现算力与显存一体化精细调度。开源项目HAMi-Core与DRA深度适配,推出GPU动态资源驱动,推动云原生算力管理升级,降低使用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