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张 宇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11月25日,办公软件WPS Office运营商金山办公举行了“WPS 365 AI协同办公大会”。
一、WPS 365迎来重大升级
在“WPS 365 AI协同办公大会”上,金山办公CEO章庆元宣布,旗下WPS 365正式升级为全球一站式AI协同办公平台,推出WPS灵犀企业版、团队空间、“轻舟”引擎等新产品,并对智能文档库、数字员工两大AI核心产品进行升级。
为了更好地解决出海企业的全地域沟通及合规问题,WPS 365还将在年底推出国际版,该版本支持跨地域、跨语言的全球一体化办公,且能与Microsoft 365实现格式兼容、接口一致和互联互通。
金山办公副总裁王冬表示,“产品虽实现了一站式整合,但却是加量不加价,价格友好。相比于分散采购多种工具,WPS 365相当于整合了‘Microsoft Office+Zoom+Adobe PDF’等多种产品,但总体拥有成本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不到三分之一。”

图源:WPS 365 AI协同办公大会
章庆元认为,在AI时代,协同办公软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会变成知识的容器、数字员工的载体以及能力、服务的提供方,而WPS 365的愿景是帮助企业和组织构建独有的“企业大脑”。
WPS 365正式升级为全球一站式AI协同办公平台,实现了消息、文档、会议、邮件、工作台及智能文档库等全产品矩阵的无缝整合,以高度集成的架构将组织协同效率推向最大化。标志着其从办公工具提供商正式转型为“企业大脑”构建者,同时也是金山办公在B端市场的关键一跃。
不过,升级后的WPS 365仍受制于双重挑战:一方面,Microsoft 365在格式兼容性、企业级功能和AI能力上已全面领先,WPS 365缺乏显著优势;另一方面,飞书、钉钉、企业微信分别在协作效率、企业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构建起了竞争壁垒,深度绑定用户使用习惯,进一步抬高了迁移难度与成本。
二、B端业务已成新增长引擎
WPS 365作为面向组织和企业的办公新质生产力平台,包含了WPS Office、WPS协作和WPS AI企业版,打通了文档、AI、协作三大能力,让各组件间无缝切换,全面覆盖了一个组织的办公需求,从文档创作到即时通讯、会议、邮件,再到AI应用,提供一站式AI办公。
金山办公将WPS 365升级为全球一站式AI协同办公平台的战略举措背后,是B端业务正逐步成长为驱动金山办公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根据财报,2025年第三季度,金山办公的营收为15.21亿元,同比增长25.33%;归母净利润为4.31亿元,同比增长35.42%。
金山办公的业绩增长主要在于其三大主营业务收入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是WPS 365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61%至2.01亿元,虽然该业务收入占比只有13.21%,但收入增速却远超WPS个人业务的11.18%和WPS软件业务的50.52%。金山办公在财报中表示,公司不断完善协作与AI条线产品,民营企业及地方国企客户覆盖进展卓有成效,产品力和行业影响力持续提升,延续了WPS 365业务的高速增长趋势。
在此之前,WPS 365业务就已初露锋芒。
2024年,金山办公首次单独披露WPS 365业务的收入情况,该业务同比增长149.33%至4.37亿元,成为金山办公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不仅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还一跃成为金山办公布局B端市场的支柱业务。
2025年上半年,WPS 365业务延续了高增长态势,其收入为3.09亿元,同比增长62.27%,占营收的比例由2024年的8.53%稳步提升至11.63%。反观其他业务板块,WPS个人业务收入仅同比增长8.38%,而WPS软件业务收入则同比下降2.08%。
C端业务是金山办公的业绩基本盘,但用户增长疲态已不容忽视:2025年前三个季度,金山办公的全球月度活跃设备数分别为6.47亿、6.51亿和6.69亿,环比增速仅为0.62%和2.76%,增长节奏放缓,用户规模已逐步逼近天花板,侧面反映出C端业务的内生动力不足。
章庆元曾直言:“金山办公的C端市场增长空间有限,未来收入翻2至3倍基本就到头了,而B端市场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可见,包含WPS 365业务在内的B端业务对于金山办公的重要性已从单纯的“业务板块”上升至“战略核心”,其不仅是业绩增长的新引擎,更是商业模式升级、构建竞争壁垒的战略支点。
WPS 365升级为全球一站式AI协同办公平台,核心在于打造金山办公在B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金山办公完成从C端向B端的战略转型,进而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但升级后的WPS 365能否扛起战略转型支柱的重任,仍有待时间与市场的双重检验。
三、协同办公“蛋糕”不好抢
在协同办公领域,飞书、钉钉和企业微信凭借各自独特的优势,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金山办公寄望于升级后的WPS 365分食“蛋糕”并非易事。
首先是“飞钉微”的产品壁垒坚固且各有护城河。
飞书依托字节跳动的技术基因,构筑了以“高效协作”为核心的产品壁垒,其高度整合的即时通讯、在线文档与智能日历等工具,办公体验一骑绝尘。钉钉则深度融合阿里生态,并与用友、金蝶等ERP系统无缝集成,形成了以“组织管理”与“生态协同”双轮驱动的护城河。而企业微信凭借与微信生态的独特联动,在“企业对接消费者”场景中建立了独占性优势,使其在市场渗透与私域运营方面遥遥领先。
相比之下,金山办公过度依赖传统文档处理优势,在协同效率、专业功能、系统集成与生态开放等方面的短板已明显掣肘其发展,导致市场竞争力被削弱。
其次是“飞钉微”的用户基础更加深厚,增加了用户的迁移成本。
当前,钉钉已服务超过2300万家企业组织,市场份额高达32.7%,基本在中小企业中形成“默认办公工具”的认知;企业微信以25.4%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在服务型企业中渗透率极高;飞书的市场份额略低,但已深度绑定小米、蔚来、中手游、小鹏汽车等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增长势头强劲。
“飞钉微”的用户覆盖几乎遍及各行业、各规模企业,而协同办公软件的替换成本极高,涉及数据迁移、员工培训、流程重构等,导致企业对WPS 365的替代意愿持续低迷。反观金山办公,其用户根基长期固化于个人办公和传统政企软件授权两大场景,协同办公领域的用户积累严重不足。更为关键的是,个人办公用户向协同办公用户的转化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金山办公想要改变这一局面,无异于逆水行舟。
最后是“飞钉微”的AI落地时间更久,数据与技术积累优势显著。
早在2023年4月,钉钉便启动了智能化战略,先是接入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等资源,后又将MiniMax、月之暗面、智谱AI、猎户星空、零一万物、百川智能六款大模型接入钉钉应用生态。2025年8月,钉钉宣布将全面开放AI能力,帮助1000个生态伙伴打造专属行业模型,覆盖智能硬件、AI模板、AI助理等场景。
同样在2023年4月,飞书正式发布交互式智能助手“My AI”,并在同年11月发布了“飞书智能伙伴”,标志着飞书全面进入AI时代。此后,飞书持续推进升级节奏。2025年7月,飞书推出了AI开发“全家桶”,飞书aPaaS也完成了多项AI改造和升级,推动AI软件从“拼功能”到“重效果”的转变。
在钉钉和飞书早已深耕协同办公市场多年并开启智能化升级时,金山办公直到2024年4月才推出WPS 365,正式切入协同办公市场,入局节奏显著滞后。还值得一提的是,金山办公采用了“大模型合作+小模型自研”的策略,虽然该策略能够快速补足金山办公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但依赖第三方大模型也大大限制了金山办公在核心技术上的自主性和掌控力。
2025年上半年,金山办公对WPS 365进行智能化升级,上线了消息助手、会议助手、邮箱助手,以提升办公效能,然而其节奏显然已经错失了协同办公智能化升级的关键窗口期。如今WPS 365升级为全球一站式AI协同办公平台,或许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但要在协同办公市场分得一杯羹,金山办公仍需完善产品壁垒、补齐功能短板、优化AI能力,而这注定是一场长期且艰难的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