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直播间第一期 :银行数字化 金融新“机”建

2020年5月7日,“三生直播间”首次亮相。直播间采用线下嘉宾座谈与线上直播结合的形式,深入探讨金融科技热点,展示金融才俊风采。本期直播间在三生传媒创始人王川川和广州首席信息官协会秘书长苏衡联袂主持下,与来自广东农信、云从科技、微众银行等广东头部金融机构及服务企业的嘉宾一起,以“搭乘新’机’建东风,深化银行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畅谈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如何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从容砥砺,大力发展。

广东农信资深架构师黄水华解读了金融视域下“新基建”的影响。作为广东省内规模最大、服务面最广的一家普惠金融机构,广东农信始终走在政策前沿,积极响应国家、地方政府号召及监管要求,致力于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在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扶贫攻坚、支农支小等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基建这一机遇,他表示,我们可以将新基建理解为三个关键词——“信息”、“融合”和“创新”,意为以网络、计算等信息处理能力为基础,然后依托行业新技术、新场景实现落地融合,并通过创新形成内在驱动力助推转型发展,不断的使“新基建”变成“新机遇”。黄水华以金融服务领域为视角,分析银行应当“积极拥抱”新基建带来的新变化,从改进和完善金融业的信用体系、风控体系、支付体系等薄弱环节入手,再结合内外部环境寻找发展着力点。同时,他提倡银行业应该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大力支持新基建的发展,为新基建提供便捷、普惠的融资服务,共同发力,实现金融科技与新基建的互助、互推。他还表示,广东农信正在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网点运营管理水平,依托“线上+线下”、“人工+智能”的服务模式,打造智慧网点一体化服务平台,向广大客户提供智能化、场景化、便捷化、精细化的金融服务。这既说明了银行新基建的多样性,也意味着数据与AI的互嵌式结合是当前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他总结道:“就金融行业而言,不论面对“数字化转型”还是“新基建发展”,我们都要积极拥抱,但我们更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要看透事物的本质,不能随波逐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步落地,才能取得理想成果。”

微众银行分布式金融业务负责人许伟鹏先生从银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作为腾讯发起的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以链接“科技”与“金融”为职责,将企业发展定位为金融连接器。在他看来,金融是服务与大众的行业,不论任何发展与转型都必须从“服务客户”的观点出发。目前大部分银行的痛点在于少量客户经理与庞大的客户数量构成了服务能力与需求不对称,这导致银行管理力有不逮,而客户的服务体验感不佳。许总认为,数字化的关键并不是将整个庞大的“数字机器”植入银行系统,而是从开放的角度去思考,引入切实可行的小程序,运用工具对银行自身流程进行辅助管理,如与华为等其他领域头部企业联合推出“微助手工具”等,才能推动业务,为业务赋能。

云从科技金融体系华南区负责人何新安先生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就数字化转型发表了看法。他表示,在云从科技服务的超过两百家总行级别客户中,企业发现人工智能正在以非常迅猛的速度落地。其中,通信网络是基础,大数据是核心,人工智能是引导,三方面的协调发展确保了智慧金融的快速转型。云从科技从服务的众多网点对象中提炼出转化的共性趋势为:1、结合网点实际,进行精细化转型;2、结合如社区银行、咖啡银行、托管银行等个性化服务,进行泛金融化转型;3、注重用户体验,进行回归销售和服务终端的本质化转型;4、强调以客户为核心,优化线上线下渠道接点,进行智能化转型。“智慧体验、智慧营销,智慧办理,智慧应用”,才是深化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与方向。最后何总表示:“人工智能是要上天入地的,我们的研发团队、技术团队都要具备技术领先能力,从广度上拓宽人脸、人体、语音、文字等智能感知技术,语义理解、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智能认知和自主学习技术,以及风控、信用评级、智能营销、智能推荐、用户画像等决策技术的能力;从深度上注重整个行业的动态发展,任何变革都要接地气”。

两位主持人总结道:金融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新基建”号召,宏观是在顺应时代,微观是在谋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2020年伊始的疫情告诉我们,可以选择原地观望慢慢走的佛系活法,也可以选择果断迎接数字化智慧化挑战的积极活法,但今后的优质客户和市场空间是留给尽早完成整体数字化的金融企业的。

直播期间,观众们踊跃留言,表示嘉宾们深入浅出的分析干货满满,给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思考。数字化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基于企业现状、以政策为纲、以客户为核心的多维度转型。

三生传媒将于近期组织金融科技创新交流的系列活动,将以《三生直播间》为窗口,以聚焦热点的访谈互动作为载体,为金融领域呈现更多行业前沿动态。

更多精彩内容近期上线,敬请期待。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