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的记忆丨中关村科技装备创新创业基地三周年

初心、奋斗、感恩

集成科技成果总量60余万件、知识产权转化专利1万余件、创新型企业2万余家。

搭建成果转化、装备建设前沿技术优选、自动驾驶、融合创新大数据地图等平台近10个。

获评北京市、中关村、海淀区各类平台奖励20余项,并成为北京市首批硬科技孵化平台。

涌现出多个国际领先、填补国内技术空白、需求强劲的项目。

......

这是中关村科技装备创新创业基地交出的答卷。短短三年间,基地以"融合创新开放共享"的理念,构建"三融五合七服务"的协同创新模式,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取得亮眼成绩。

因时而生,基地正式启动

2016年3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家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视达到新的高度。

面临如此时代发展机遇,2017年7月20日,中关村科技装备创新创业基地正式启动。

加快建设科技装备创新发展体系,推动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助推新时代国家科技装备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是平台成立的初衷。

创新模式,快速稳健发展

成立以来,基地牢牢把握住每一个发展契机,快速发展不失稳健,稳健经营不乏创新,现在已成为科技装备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品牌。

三年期间,基地组建了专业化的业务及管理团队,从运营、服务、资源交互等多个层面出发,围绕"信息、人才、技术",结合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精心打造"开放实验室服务、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金融服务、智库服务、人才服务、企业服务"七大创新服务模块,构建了全生态链服务体系。

三年期间,基地完成了中关村融合创新大数据地图从1.0版本向3.0版本的迭代,探索建立了先进商用技术及产品到装备建设的一体化的武器装备前沿技术的创新平台,构筑武器装备建设前沿技术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三年期间,基地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举办上百余场"鲲鹏计划"服务活动,覆盖企业近万余家,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几十余家,为企业增加产值上亿元,形成了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协同创新模式,并推广至京津冀、重庆、成都、贵阳、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总计落地产业孵化园区12家。

不忘初心,继续感恩前行

经历过创业的艰难,也收获过成功的喜悦,期间的酸甜苦辣值得回忆,但更多的是感恩,感恩曾经遇到的所有人,帮助我们精进自己,更加专业。

三年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中关村科技装备创新创业基地必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构建科技装备创新创业生态,加快探索全国领先、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模式,为助推新时代国家科技装备产业实现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