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人工智能的基石” ——360视觉亮相第三届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

9月5日,第三届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在杭州举行,该峰会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AI+安防」会议。本届峰会以「洗牌结束格局重构」为主题。邀请经过五年商业剧变与人工智能洗礼后,从近千家AI安防公司中突围而出,并将引领行业下一个五年发展的15家企业参会,共话AI+安防产业变革及未来五年发展趋势。

作为本届峰会唯一一家以“安全”为核心理念的企业,360城市安全集团副总裁、360视觉科技总经理邱召强发表了《360以安全为基础的AI技术与应用》的重要演讲,全面阐述在数字化时代到来之际,360综合安全能力如何融入至人工智能领域,并如何以安全为核心打造出业界最安全的人脸识别智能硬件、软件平台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数字化时代来临 网络安全是基石

“一切皆可编程、万物均需互联、大数据驱动业务、软件定义世界”针对当下乃至未来数字时代的四大特征,邱召强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新基建”时代之下,万物“数字化”浪潮奔腾而来,各个行业都在快速从信息化阶段向数字化阶段转型,并最终将迈入数字孪生时代。

邱召强表示新基建的本质其实是数字化建设,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数字城市和工业互联网。数字城市主要体现在城市综合治理水平的提高,工业互联网则致力于不断提高制造业和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水平。

但数字化时代来临面对的挑战也众多:其一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每个家庭的智能设备中编程每千行代码有4到6个漏洞;其二万物互联时代拉长了网络攻击的指数和战线;其三大数据集中化和共享化,安全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其四则是构架在软件之上的世界其脆弱性或者受威胁度可想而知。

“数字世界,网络战已经排到了军事化战争之前,这无疑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赋予全新的意义。”邱召强介绍,360作为国内唯一一家长期与国家级黑客组织交手,并成功拦截40多个国外APT组织的网络攻击的安全企业,响应国家号召,汇聚全球顶级的网络安全精英专家,从战略上把网络安全提到数字化时代基石的高度。从战术上致力于建设一个动态的、整体的、有顶层设计架构的安全防御体系。

据介绍,目前360已经构建起以安全大脑为核心的新一代安全能力新框架体系,通过打造1个安全大脑,10套安全基础设施,1套运营战法,1组专家团队,1套实战演练机制以及1套安全互通标准,最终形成数字孪生时代的安全能力新框架,为国家、城市、行业构建安全防护“铜墙铁壁”。

安全硬核筑基 赋能AI落地千行百业

还记得2014年春节期间,江苏省公安厅发布的特急通知吗?

国内某安防大厂生产的监控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部分设备被境外IP地址控制,也是从这一年起网络安全成为安防行业的恶补课程。

邱召强表示,伴随着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落地,AI等新技术在赋能行业的应用中,网络安全又一次成为被忽略的部分,以人脸识别等视觉物联网终端为代表的智能安防暴露出信息安全缺失、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愈演愈烈。

2018年315晚会报出人脸识别的不安全性;

2019年人脸识别某公司泄露客户百万条人脸识别数据;

……

更有众多网络黑产从业者批量倒卖非法获取的人脸等身份信息。

究其深层次原因,邱召强强调,在AI高速发展的“风口”中,大多数人脸识别公司注意力都在刷榜、融资、研发以及笼络人才,网络安全意识以及能力都非常薄弱,终端更无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并多为“裸奔”状态。

基于此,以守护网络安全和公共安全为己任的360以安全大脑硬核筑基,以安全服务赋能AI落地场景化应用,向城市、行业、企业注入“安全”基因。其360视觉科技,凭借360多年在终端安全、通讯传输等方面的综合安全攻防能力,打造出以大数据为基础、业界最为安全的智能视觉产品,致力成为城市安全360°全方位的守护者。

邱召强介绍,360视觉推出的智能视觉产品主要包括了人脸识别门禁、人脸识别闸机头、桌面人证核验、人脸识别抓拍机、动态人脸识别等。同时,这些终端还具备人脸识别+测温+语音、语意识别+密码+二维码+IC卡+身份证等多种验证方式。

其中360视觉从终端上增加了硬件安全芯片,将人脸识别算法与模型固化到安全芯片中,不仅防止了算法攻击,还增加了360安全加密白盒,将数据库及管理员账户密码进行了安全密钥加固,确保黑客5年内无法破解,在业内独树一帜。

另外,在终端与后台服务器传输过程中全程加密,确保了传输过程中不被拦截破解。

在人脸识别防伪攻击方面,360视觉采用业界内最全的36种防伪攻击算法,有效屏蔽了各种照片、视频、3D面具等欺骗性攻击,严格守住人脸识别伪装攻击的阵地。

“目前360视觉已经构建了从“硬件终端”-“传输”-“后平台”-“防伪攻击”的全立体型安全防护体系,有效防止黑客攻击和系统自身缺陷给客户代理的安全隐患,为人脸识别行业的安全应用建立新的规范。”邱召强强调,并且360视觉的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写字楼、园区、机场、教育、酒店、金融、医疗等领域。

小结

显而易见,当前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在更多领域发挥效能,包括前端采集、ISP、传输、存储、运维等诸多环节,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在推出集成AI技术的系列化、平台类产品。

然而在AI赋能行业化应用,落地终端产品过程中,谁在为AI安全保驾护航,谁又在为信息安全埋单。在AI赋能的进程中,行业更应该呼吁把安全服务作为一种赋能融入在应用落地的每个细节中。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