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智博会|千古“荷城”实现数字跨越

“荷城”贵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郡新城。漫步在港北区东湖湖畔,传统与时代交融,这里有传承千年的民风民俗,有烟火气十足的市井文化,有独具地域特征的乡土方言,然而却并不缺少时代科技的痕迹,城市的每一处细节都能让人感受到智能化、精细化和科技感,是什么让一座古城既看得见发展,又留得住乡愁,贵港给出了答案!

近年来,贵港市委市政府持续解放思想,大力弘扬新时代“四干”新作风,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将其作为一项“主官工程”强力推进,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按照“一云、一网、一图”总体框架构筑大数据,打造了智慧教育、智慧市政、智慧交通、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应急指挥、空天地一体化宏观辅助决策系统等一批应用项目。如今的贵港,城市管理更加有序、百姓生活更加便捷、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城市活力城市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贵港市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

让数据城市更加“聪明智慧”

在贵港市智慧城市管理中心,操控大屏上正在展示“智慧市政”的井盖监控预警系统,屏幕上市区荷城路像一条被铺满金币的路面,闪着金光。

“金币闪光表示小车碾压后井盖在轻微晃动,如果一两天后没有发生很大变动,它就会回归绿色的正常状态。”工作人员介绍,井盖下面安装了前端智能传感器。如果井盖损坏或发生移位,传感器就能马上通过系统报警,金币变“红币”,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接到指令就能马上到现场排查、处置,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这些人工排查难免疏漏的小问题,在系统中无所遁形,让我们的处置更加高效。”

用智能科技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是贵港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心得。疫情期间,贵港市有效联通公安、交通等各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了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

张音年前到广东探亲,今年四月回到贵港。从下火车的那一刻起,他的足迹就被贵港市的大数据后台捕捉到了,根据铁路搜集的基本信息,大数据后台第一时间通知张音家所在街道,张音刚刚回到家中,社区志愿者就无缝对接地安排隔离。“隔离期间,志愿者会根据我的要求提供日用品的采购供应服务,非常贴心。”说起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张音至今都感到惊讶。

贵港市是国内较早推行健康码的城市,依托大数据资源的支撑,贵港市大数据局根据市民的流动数据、体温数据为每一位市民出具健康码。“健康码是动态管理,14天内有发热不适迹象、或从外地以及高风险地区返回的市民、游客,健康码都会标注“黄色”“红色”。正是得益于大数据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贵港市的复工复产更加稳妥有序。

要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落地生效,必须进一步提速系统互通,打破数据壁垒,将数据优势转化为系统优势,提升政务数据资源应用效果,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共同发展。整合资源就是要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作用需要打破不同部门、不同城市乃至不同国家之间的数据壁垒,以便提升运算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响应居民需求。

据悉,贵港市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数据平台、云计算中心和智慧城市管理中心“一平台两中心”,以及234个业务子系统,已安装完成5300多套前端监控、监测设备,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视频监控平台对往来车辆进行统计分析

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家常细务

傍晚,太阳的余晖洒满荷花池,亭亭玉立的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显得五彩斑斓。城市的劳动者陆续回到家中。

贵港市港北区建设小学的杨裕庆老师依然坐在家中电脑前跟全国同行探讨教学问题。“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杨老师并没有闲着,利用智慧教育学乐云平台,备课的过程中还能不断思考改进教学方法。“网络教学拓展了老师们的资源库,对老师提升教学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张立斌是贵港市一名初一学生,他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我们在家就能上网课,上午四节,下午四节,感觉非常充实。”

目前,贵港市智慧教育云平台已覆盖全市1227所学校、4.3万多名教师、约82万名学生,通过云资源服务、大数据分析等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和高效配置,实现精准教学、精准管理。

“疫情期间各地都在执行网络教学的任务,一些地区因刚刚接触,无论是教师、家长、学生都无所适从。贵港市早在2019年就推广云平台教育,因此今年应对疫情在线教育能够比较从容。”教育部门有关同志介绍。

事实上,智慧城市给百姓带来的便利远不止在线教学。黎红是北部湾港贵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职工,如今负责为公司员工缴纳社保的工作。

“市社保局开通了网上申报缴费单,参保单位通过网上申报系统,可以随时随地实现网上申报、基础信息维护、基本信息查询、社保证明打印等业务。如今再也不用去现场排队,在办公室就能轻松办理社保业务”,黎红可谓尝到了甜头,“以前每到月底就头疼,工商、税务、社保部门来回跑,员工信息常有变动,往往补充材料较多,有时漏一页可能就要重新预约办理”。

以往大到办证落户、出国签注、处理违章,小到水电煤气费,都要现场办理。如今手机上打开“智慧荷城App”就能实现一网通办。吴汉菊家住覃塘街道,“过去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但今年疫情爆发,大家都不敢出门,网上办理让我们觉得尤为贴心放心”。

“智慧荷城App”是贵港市大数据局推出的一个便民软件,整合了12345热线、公共信用信息公开、教育、医疗、社保、公积金、住房保障等全市多个部门的信息资源,涵盖了政务服务、生活缴费、智能生活等30多个子应用,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日常事务。

以智慧城市建设倒逼城市管理升级

夏日的午后,蚕绒加工基地项目负责人姜绍耿正在贵港市政务服务中心申报工程规划许可证。

“以前在其他地方投资,办理相关许可证跑几趟很正常,可万万没想到当场就办完了。”据悉,姜先生的项目属于低风险项目,不仅规划许可证能当场办理,补上业主和设计单位图纸的承诺书后,施工许可证也可办理。

“项目比原计划足足提前1个月,有望赶在冬季羽绒销售旺季到来前投产了。”提起这一意外之喜,老姜笑得合不拢嘴。

别看简单的许可证办理,其背后涉及到国土、规划、环保等多个部门。老姜的担心不无道理,再过去部门间数据独立,办理业务都是按部就班,时间自然就长。让数据城市更加“聪明智慧”,离不开数据资源的整合。

贵港市发放的全国第一张电子施工许可证

近年来,贵港市着力打破数据壁垒,构建了“上下贯通、左右联通、内外融通”的政务大数据平台。智慧政务综合平台有效整合政府管理服务资源,建立跨政府跨部门的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涵盖了贵港市44个部门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1345项,并联审批模块44个。已初步建立“智慧政务”“智慧绩效”“营商环境”等5个主题共享数据库,实现了市直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简政放权绝不是简单地把工作交给计算机、交给大数据。让智慧建设真正发挥效用离不开制度完善和流程优化。近年来,贵港市转变政务服务的思路和逻辑,强化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统一规范申报材料要求,上阶段产生的审批结果无需在下阶段提供,实现各阶段申报材料及审批结果全程共享。

如今,“刷脸”技术实现全市户籍人口“人脸识别”免交身份证。推行审批材料电子化,本着“在线提取、自动核验、重复利用、方便共享”的原则,凡是电子证照库内可以查询到的证照,窗口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相关纸质证照。积极推行“减证便民”“容缺受理”,全市取消证明材料682条,市本级可容缺受理事项462项,占全部事项36.75%……以智慧城市建设倒逼城市管理升级,贵港市在西南地区的吸引力显著提升。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