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同衡学术周 | 七牛云郜向阳:视频云助力智慧园区建设

2020 年 11 月 20 日上午,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 2020 清华同衡学术周之《“十四五”时期产业园区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专题研讨会在清华同衡召开。七牛云视频监控产品总监郜向阳应邀出席,并带来了主题为《视频云助力智慧园区建设》的分享。

七牛云郜向阳表示,园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问题是数据获取和互联互通。我国拥有 552 家国家级园区、1991 家省级园区,还有数以千计的市县园区,园区的企业密度最大、技术需求强、影响范围广。园区的各种设备之间、物与人之间等要形成连接,并在此结构化数据基础之上形成智能应用,能够较好分析园区运营特征。视频结构化技术是海量视频数据的“炼金术”,基础设施的全面云化将大幅提高整个园区的运营效率。

园区的发展现状

园区是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已成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平台。郜向阳从四大方面全面剖析了园区当前发展现状以及园区在数据治理上所面临的困境。

1、园区建设顶层设计力度不够:智慧化建设以碎片化功能建设为主,系统性考虑不足,各子系统相对封闭孤立。园区基础建设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设计力度不够会导致建成即落后、重复投资、无法平滑迭代等问题。

2、数据获取困难,不能有效共享和互通:各个部门/业务的信息系统“烟囱”林立,数据不能有效共享和互通,数据获取困难,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缺乏有效数据挖掘,数据应用少,即使局部做了智慧化改造,系统间仍无法联动,实现整体智能化。

3、管理运营能力薄弱:大量依靠人工管理,人力资源浪费严重。比如安防以人防为主,被动响应,主动服务不足。重建设,轻运营,建设了大量的硬件系统(视频、周界)等,却没有有效的搜集各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大量建设成本投入没有带来运营效率的提升。

4、无法主动服务,监管大于服务:园区整体智慧化服务不足。长期注重物理建设,缺乏对用户体验的关注,设施、空间无法感知人的需要,不能提供主动服务,或者监管大于服务。建设的办公楼、厂房、停车场、园区内等设备设施,但并未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联动。

郜向阳表示,园区服务面临困境的核心点在于整体的数据还没有形成互联互通,数据获取困难,大量的数据没有被有效的搜集和利用。

产业园区内的数据从属性上可以分为宽数据和窄数据。宽数据就是园区里日常应用很多的视频类的数据,主要运行在安防系统和会议系统中;窄数据主要是源园区内的各类设备产生的,比如日常园区运营所需的照明设备、冷暖设备、闸机设备,还有一些园区的生产运输车辆采集到的车辆运行数据。常规使用中,宽数据约占总体数据容量的 90% 以上,最近几年,窄数据在整体园区数据的占比在逐步上升。这一点在互联网智能硬件、电动自行车、平衡车厂家所拥有的数据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它们的窄数据占比高,并且总体的量很庞大,并且在不断的增长。长远来看,宽数据和窄数据会变成园区的一个很重要的资源。

这些数据在园区内部连接比较困难,同时外部输出也是个大难题。日常运营过程中,园区的监管机构或者是安监、食药监部门想获得园区内部视频也异常困难,一般都需要架设一个专门的网关来进行相应视频的输出。解决目前园区数据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把这些数据串联起来,不管是视频数据还是设备数据,都可以被全面的感知到,然后这些数据之间做一些连接。这样园区的各种设备之间,还有设备与人之间,就建立起了联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面向业务的智能应用。

还有一点是,园区整体IT系统要全面的云化。当前园区里已经做了不少的基础设施级的云化,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把园区的硬件资源池化,形成一个基础设施资源池,不同功能的软件跑在不同的虚拟机器上。这种模式下,软件是在独立运行的,如果说软件 B 想抢占软件 A 的资源是不行的,在园区日常业务运行的场景下,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全面云化以后,软件都运行再统一的软件服务框架上,软件A也会变成软件A服务,并且对外都是统一的标准接口。软件服务完毕后,可以迅速释放资源,园区系统全面云化将会使整个园区的运营效率有极大的提升。

视频云和数据智能助力智慧园区建设

当前园区里系统是相对割裂的,停车有一套系统,门禁有一套系统,餐饮管理又是另外一套系统。未来这些业务系统将会统一运行在资源层上,可以根据具体业务做不同的分析,然后提取有价值的数据。视频类的数据可以按照应用需求的不同,分别经过实时视频分析和离线视频结构化输出相应的视频结构化数据,之后接入大数据平台,设备运行数据可以直接接入到大数据的平台。视频结构化数据和设备运行数据数据汇集在一起,有机结合满足业务场景的需求。数据最终会汇聚到图中所示大的存储池,可以保证这个数据能够被按需调用以及后期做深度挖掘,深度挖掘可以从已经结构化以后的数据里再提炼一些潜在的有价值信息。

高性能存储是基础

全面云化的一个基础是高性能的存储,智慧园区对整体的存储容量要求非常大。存储需要具备高性能,比如在满足万路以上视频的并行写入与读出的同时,同时满足十万级设备数据的并行写入。在满足高性能的同时,还要具备低成本的特点。还有存储性能不会因为存储规模的增大而降低,比如园区可能存储数据整体是 10PB 级别,5 年以后数据可能到 100PB,存储的整体架构是需要能够承受得住未来的容量并且也保证性能不变。另外存储具备容灾、双活能力也非常重要,数据是比较重要的园区资产,要保证存储数据在非极端情况下数据不丢失。

视频互联是桥梁

安防系统的互联互通有比较明确的标准,我们把这个和火车系统进行类比。GB28181 可以比作信号灯和道岔,起到控制铁轨和火车方向的作用;GB25724 比作火车上的货物,这里主要是规定的视频编码类型,GB35114 比作坚固的车厢和门锁,它主要规定了安全部分的内容,GA1400 比作货物清单,告诉我们智能相关信息的通用技术要求以及接口协议要求,GB37300 则规定了以上标准的适用范围。未来园区内的应用会把现行的会议系统和安防系统连接在一起,可以利用一个统一的网关或者统一的接入点接入。这点在园区应急以及报修场景中非常有效,当楼宇内部有一些应急或者报修情况发生时,园区内部的监控实时视频,发起人的实时视频,园区全景的实时视频,甚至外部车辆的视频以及运行信息都能够汇集在一起,这样应急处理或者报修的业务方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最大限度的保证园区的高效安全运行。

数据智能是目标

智慧园区的第三个支撑点是数据智能。这里有一个核心的点,就是视频结构化,结构化的主体主要还是人、车、物,物对应的就是园区内的各项公共设施以及生产设备和园区运营设备。结构化以后的数据,可以汇集到七牛云的大数据平台,做数据解析之后再做数据分析。分析之后的结果,不仅能做展示,还能够做一些预警。大数据平台要具备很高的数据处理的能力,另外还可以支持多种数据源,比如不仅支持视频结构化的数据,还支持各种各样设备产生的运行数据。这些数据的格式通常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大数据平台数据接入能力比较灵活。同时,大数据平台还需要能够支持高性能的计算。

在高性能存储、视频互联、数据智能的基础上,产业将实现全面感知和连接,进而能够进行主动服务,并进行自我迭代。比如,在积累数据的基础上,挖掘出园区的运营特点,园区用户的使用习惯,根据需要自动的启动或者关闭设备;园区的数据能够进行共享,不仅提供给园区的管理者使用,也可以提供给园区的业主使用,让园区内各个企业产生更深层次的合作。

本次专题研讨会由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务副院长、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CEO、北京市“十四五”规划编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张书嘉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国家发改委创新中心、中国开发区协会等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中关村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实创股份、创业公社、首汇企业等国内先进园区管理机构,中国交建、中国铁建等国内领先园区建设单位,武岳峰资本、神州数码、风云科技、七牛云、中宏网等科技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和代表近百人参会。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