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期主义发展理念为民众打造健康中枢 轻松筹砥砺前行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波尔泽预言保健产业有望成为世界“财富第五波”。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确立与实施,中国大健康产业正在步入黄金期。但大健康产业是一个长期事业,需要价值链上多方的参与。而作为全国最大健康保障平台的轻松筹,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未来,轻松筹将把“做有耐心的长期主义者”作为平台的发展战略。

2014年9月,轻松筹正式成立,从成立之初,轻松筹就聚焦全民健康领域,首创了“大病救助”模式,将社交的强关系运用到大病筹款中,为求助者提供高效、透明、便捷的筹款渠道。2019年,轻松筹升级为轻松集团,一年之后,轻松集团又对战略布局进行升级,做中国最值得信赖的健康保障平台,将用长期主义战略走好大健康的发展之路。对轻松集团而言,把长期主义落实到战术上,既需要望远镜,也需要显微镜,着眼长远的同时,做好精确管理。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而今天,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4岁,带来了大健康产业的巨大红利。但同时,疾病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因病致贫”案例在农村地区日日上演。轻松筹在帮助这些困难用户的过程中,意识到最好的医疗其实是“治未病”,真正的大健康应该从源头探究,将关口前移,有事后救助也应有事前保障。

在用望远镜瞄准了“健康保障”这个大目标后,轻松集团又带着“显微镜”,发现以往大家可能认为保险属于精英和中产,而事实上,用户经济实力强,抗击风险的能力也强。而越贫困的人,抗风险的能力越弱,一场大病就可以摧毁一个家庭。相比精英阶层,下沉市场更需要精打细算的保险服务。

在此基础上,轻松集团的服务从单一的大病救助模式升级为“事前保障+事后救助”相结合的一揽子健康解决方案,真正帮助下沉市场做好健康管理。从某种程度来说,轻松集团的这种产业模式,才更加符合国家顶层设计中“大健康”概念的灵魂。

在前不久的一份行业美誉度调研中,轻松筹名列榜首,不管在公众用户、还是医护工作者、亦或者合作伙伴层面,轻松筹都获得了极大的肯定。“信赖”成为了轻松筹当仁不让的重要标签。信赖之外,轻松集团的“大健康产业”理想,是否还有更多内涵?借助轻松筹公益盛典,杨胤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对用户来说,轻松集团希望成为一个健康中枢,提供从保险保障、健康管理到医疗指导干预的全过程支持,为用户匹配最精准的健康资源,也成为他们最信赖的健康伙伴。

对合作伙伴来说,轻松筹提供“检、医、药、康、险”的全面管理式医疗新模式,不仅助推保险公司的服务提升和业务发展,更可以协助保险公司分析优化医疗产出,助力保险的控费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轻松集团将始终做好打通保险端、专家端、患者端、药品端的全链条健康保障综合服务商。同时,在每一个环节中注重科技赋能的作用,用科技实现精准管理,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战略布局升级的背后,蕴含的是轻松集团作为中国最值得信赖的健康保障平台的责任感,和对“只为用户而生”理念的重新诠释。从这一点而言,轻松筹大健康模式给下沉市场带来了巨大可能性,在经济效益之上提供了可产生的社会效益。

以轻松集团布局的慢病管理为例,当前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慢性病的发作率渐渐提升,慢病管理和治疗正在成为一个医疗服务发展的重点领域,《2020年中国家庭医疗健康服务消费白皮书》显示,当前我国慢性病,无论是知晓率、治疗率还是控制率都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慢性病得不到治疗和控制就会快速发展,最终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并造成社会医疗资源的大量消耗。

通过慢病管理联盟2.0,轻松集团整合资源,严选优质产品为患者服务,各成员能够形成有效的业务互补,从而在更多生态伙伴的支持下,实现业务范围大幅度扩张,为消费者提供周全的健康保障。并且与传统的费用高昂的慢病管理服务相比,慢病管理联盟2.0以控制支出为重要目的之一,在健康与支出之间取得了平衡,从而改善了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保障事业,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在这个过程中,长期主义精神必将贯穿始终,心怀敬畏,稳步向前。正如杨胤所说:“只要坚定信心、保持耐心、把时间线拉长,你永远无法想象自己能走多远。而这,正是长期主义的魅力。”

历经六年多时间的发展,在公益路上砥砺前行的轻松筹,其价值观早已深入人心,其所汇聚的指尖力量不仅为数以百万计的大病患者和他们背后的家庭带来温暖与希望之光,更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心队伍中来,轻松筹用自己的点滴,证明了公益力量。而在未来的日子里,轻松筹将在长期主义发展战略引领下,守护民众健康,推动公益慈善行业前行。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