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数科张家兴:如何突破三大瓶颈,破解金融科技发展难题?

为进一步深化沪港两地科技及金融领域的交流合作,3月6日,上海香港联会、普陀香港联会联合普陀新区联会,IFTA亚洲金融科技师学会共同举办了“沪港合作共创未来”——沪港两地金融科技线上论坛。本次活动通过沪港两地直播连线,探讨两地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机遇。麻省理工学院香港创坊执行董事冼超舜、360数科首席科学家张家兴分别作为香港与上海代表分享了各自领域的见解。

360数科首席科学家张家兴分享以数据AI融合中台为核心的普惠金融科技实践。张家兴认为,AI融合中台在金融环节中具备三个价值:一是打通业务,二是互通数据,三是联通用户。基于此,360数科针对金融链路的各个环节做智能化、数据化支撑,帮助金融机构覆盖更多金融盲区,实现普惠金融。

以AI数据融合中台打造差异化普惠金融道路

纵观金融行业的发展,经济发展越快,金融风险也就越大,而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绝大部分仰仗于人工,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下,导致金融的广泛普及、用户体验与风险控制成为不可能三角,只有少部分精英阶层能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数字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普及,让普惠金融成为可能,为“不可能三角”创造了实现可能的现实条件。即便如此,大多数金融科技公司在风险控制上依旧存在较大问题,而360数科凭借行业领先的风控能力,得以在一众金融科技公司中脱颖而出。

张家兴认为,大数据能够帮助处理海量用户数据,移动互联网能够对用户进行精准触达,而人工智能使得高效服务海量用户成为可能。为此,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AI数据融合中台,就成为中国10亿互联网用户与金融机构搭建桥梁、推动普惠金融实现的关键。

具体来看,相较于以业务为主导,追求技术架构快速迭代使技术流于表面,无法链接、深入的传统金融科技方式,AI数据融合中台则能够形成聚集效果。在张家兴看来,中台在其中体现出的价值就是三个关键词——聚焦、打通、提效。“我们进行聚焦、打通和提效,实际上是对数据、技术、人才进行聚焦、打通、提效。”

利用中台,既能做好每一方面的技术,还能辐射到不同的业务,更好地赋能金融。基于此,360数科推出数据AI融合中台,通过多业务打通,内外数据互通和用户关系帮助金融机构对10亿互联网用户进行充分地理解,加以精准地刻画。

与此同时,AI数据中台还在搭建金融科技全链路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AI数据中台,360数科能针对金融机构业务痛点,打造智能运营平台、智能投放平台、智能风控平台与智能贷后平台,并以语音智能机器人帮助金融机构实现与亿万用户的对话,助力金融机构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突破三大极限 金融将成为科技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在向嘉宾讲解了360数科普惠金融实践外,张家兴还对当前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张家兴认为,当前金融科技的发展已经走到了瓶颈。此前依靠数据+算力+模型的配置,金融科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当下无论是数据、算力亦或是模型,都达到了极限。

从数据方面来说,信息的搜集依赖于数据的集成,但数据拥有者与数据使用者之间的信任问题难以破解,数据孤岛的产生让金融科技无法发挥数据的潜力;与此同时,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计算密集的领域对计算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底层核心技术的芯片,计算能力也必须不断提升。

张家兴表示,当前主流芯片已经从7nm升级至5nm,甚至在基础科学领域,1nm的芯片正在探索,这已经到达了原子尺寸,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当前算力已经接近物理极限;而对于模型来说,深度学习模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针对具体领域的模型结构已经接近探索穷尽,通过模型进行认知也已经陷入发展停滞。如何突破三大瓶颈,是金融科技在当前的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对此,张家兴在演讲中指出,突破数据、算力与模型的极限,关键是要建立可信的数据合作。基于此,360数科在秉持科技创新理念的同时,从数据安全、联邦学习等方向入手,结合大数据具体应用场景搭建数据安全平台,促进安全多方计算、及其学习等理论研究的落地,实现数据确权和数据价值流转目标,在为数据信息安全保驾护航的同时,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在对算力与模型的突破上,张家兴认为,在打通数据孤岛的基础上,通过大算力系统与量子计算实现对算力物理极限的突破,建立复杂深度的大模型持续加深对认知的探索和突破,是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演讲的最后,张家兴引用复杂经济学创始人布莱恩·阿瑟的话对金融科技的未来进行展望。在他看来,经济并不是采用了一个新的技术体,而是遭遇了一个新的技术体。经济是技术的一种表达,并随这些技术的进化而进化。

“最近十几年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移动互联网这些技术,才让普惠金融这个新形式出现,这才是真正的经济与技术的关系,也才是真正的技术的价值。今天的金融科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就是这样一个新的技术体系,随着技术的发展,金融必然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式,成为技术的一种新的表达。”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     京ICP证151088号
京网文【2018】236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