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技术探索前沿,芒果TV有的不止是内容》

9月17日,在湖南长沙的马栏山,DoNews记者来到第二届“马栏山杯”国际音视频算法大赛颁奖盛典暨高峰论坛的现场。颁奖仪式上,颜值极高的数字人“YAOYAO”的出现,一度引发了全场小高潮,在聚光灯外,还有一个展厅陈列着大会主办方芒果TV最新的技术产品,包括震撼人心的4K高清全景声,当下最火的元宇宙动作捕捉,以及情景剧、互动广告、云剪辑等长视频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产品,让人感受到了和印象中不一样的芒果TV。

作为一家长视频平台,芒果TV给人的鲜明印象是“内容”。不论是其背后的湖南广电通过各类电视节目大众留下的深刻印象,还是近年来芒果TV完成从独播到独创,深化其“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的对外形象,芒果的“内容”永远是一副金字招牌。但记者通过在现场的参观和对技术人员的采访,却看到了芒果TV内容之下沉淀的技术实力,与技术上强烈的进取心。

姐姐乘风破浪、哥哥披荆斩棘背后,是4K云制播

精致,这是记者看到《乘风破浪的姐姐2》时的最直接的感受。下面的两张图,左边是由芒果“光芒”4K云制播系统生产的画面,对比右边可以说是纤毫毕现,仿佛现场真人与照片的对比。

今年的《披荆斩棘的哥哥》项目中,同样运用了4K的制播技术,只是因为节目制作周期较为宽松,并没有选择在云端制作的方式。

“如果是其他的项目,这样的每一帧画面,都是经费在燃烧。”芒果TV4K项目的负责人之一胡红阳告诉记者,4K在国内的应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受制于成本过高,一般只在大型活动上会用到,如果用于日常普通的节目制作,即使是一线平台也难以承受。比如真人秀,制作时动辄需要20到30个机位,如果要达到高清的制作效率,每台机器就要近30万的成本,仅硬件成本就要近千万了。

“但我们很多节目也是大制作,内容精良,观众会反复看,值得用最好的技术来制作。”这种情况下,如何高性价比地完成4K录制,就成了胡红阳和同事们重点探索的方向。2020年,有了新的4K转播车,芒果TV将以往电视剧制作的经验引入到了真人秀制作,《姐姐2》等节目共计拍摄的将近500TB的素材,全部被上传到华为云上,然后再通过线下制作的高清代理,在云上实现了回套和调色。

“4K对高计算、高带宽的需求,全都是在云上完成的,这样线下的工作量非常小。”胡红阳说,项目大概500TB的素材,完成了七八个小时的成片,制作成本只花了20来万。“按照我们的测算,大概只需要花正常10%的成本,就可以启动了一档4K节目的制作,而且规模越大,收益越大。”

据了解,作为芒果TV第一档全4K制作的节目,目前《姐姐2》已经在芒果TV的全部终端上线,从制作规格和质量来说,明显优于其他视频平台的综艺产品。

“这些制作的经历,或者说在技术方面的探索,能够有效地承载芒果TV接下来在‘4K化’过程当中对于技术、硬件、和系统的需求,接下来我们还会再做两个方向的事情,一个方向是要把整个技术流程进行完整的产品化,这是最重要的,另一个是要完成用于4K精制作和渲染的引擎的集成。”胡红阳告诉记者,通过这次成功的4K云制播尝试,未来芒果TV的大型综艺可以考虑全部用4K制作,在后期项目上不会有什么负担。

高清频道对普通频道的替代,大概经历了十年,4K频道也已存在了三年左右。胡红阳预计,未来3到5年,4K同样会逐步的替代高清,在整个大屏消费市场中占到20%至30%的比例。这个过程除了需要通过技术进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外,还取决于行业配套政策的建设和商业模式的跑通。

“技术投入会走在前面,实现之后,在商业回报上有对应的有效机制,才能够做到正向的循环。”胡红阳说,他期望着未来会有合适的商业模式来覆盖4K的制作成本。

在展厅的现场,记者就看到了芒果TV在此方向上的尝试。下图中芒果全景声的屏幕被放置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在三个方向上都设置有音箱,开启后仿佛置身在林海,风吹过树叶沙沙做响环绕着整个房间,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是针对家庭的设计版本,完整版还会在上方和后方再设置三个音箱。

技术与业务深度结合,推动用户体验向前

4K云制播远不是芒果TV在技术探索上的全部,在展厅现场,记者同样看到了许多新颖又实用的技术展示。

算法工程师唐晔是芒果TV搜索推荐技术负责人,团队业务包括视频搜索、视频推荐。在芒果TV不同的终端,实现了多种形态的推荐产品,背后都是他们团队给予的技术支撑。“我们会根据用户的喜好去推荐,也会更多的去关注内容本身的质量和价值,在主旋律、正能量方面是做了一些调整和优化的。”今年已经是唐晔来到芒果TV的第6年,他告诉记者,通过持续深度优化,多个终端推荐场景上都实现了点击率30%以上的提升。

来自芒果TV产品技术中心智能算法部产品应用组的算法工程师杨杰,研究深度学习在产品上的应用,比如将模板检测、动作识别、场景识别等技术应用在广告业务上,通过人工智能发掘视频本身的信息,可以自动寻找视频中的广告位,用更自然的广告取代以往的硬广告,观众甚至可以跟视频中的广告进行互动。

人才就是未来

算法工程师王心莹刚刚入职不到一年,却有格外精彩的履历。她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图形视觉图像专业,在去年首届的算法大赛上,单枪匹马地获得了视频点位跟踪赛道的冠军,之后加入了芒果TV。目前她负责对点位跟踪的研究,比如在视频中植入广告,广告要一直跟着镜头,点位跟踪就是让物体粘附在同样的位置上。

在2020年举办了第一届算法大赛后,芒果TV共计引入超过50名一线算法人才,这些人才的引进,也为芒果TV带来了技术上的质变。比如在CVPR2021视频人体时空定位赛事中,芒果TV的团队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所团队同台竞技,一举拿下全球亚军。同时,他们开发的首个大规模商用的自动化3D视频现实增强系统,目前也已可以支撑数十亿产值广告收入。

产品技术中心的负责人卢海波也是技术员出身,2017年底,他作为广告中心技术团队的负责人加入芒果TV,经历了芒果TV在技术上快速发展的阶段。“我来芒果TV三年间,技术人员的数量增加了50%。”

卢海波告诉记者,芒果TV的技术人员有三大部分构成,最基础的板块是产品技术中心,产品技术中心既负责了公司运营平台的研发,在前端研发了芒果TV的播放器、编解码、小程序等,在后端也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服务,包括人工智能算法板块等。另外各个业务部门也有自己的技术团队,负责对业务的需求快速响应,比如他之前所在的广告中心技术团队,最后还有负责研发前沿科技的研究院,对4K云制播的研发就来自研究院,整个芒果TV技术团队的技术员数量约有五六百。

相比其他互联网视频平台,芒果TV的技术人员在数量上并不算多,“我们技术上更注重效率,主张以更少的成本产生更大的一个效益,”卢海波并没有特意强调技术的重要性,而是强调技术对内容的支持作用。“芒果TV本身是一个媒体属性和内容属性很强的一个公司,我们在做内容创作方面更强,但是这个时代在变化,场地和艺术创作展现的形式都不一样了,我们发端于电视媒体的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成分会要更大。如果我们在技术上跟不上,没办法配合业务的话,内容部门的创作就会受限。”

目前芒果TV正在打造全面的视频内容平台,这意味着,视频内容从策划到生产,再到播放和互动,还有用户反馈,都需要技术全面参与,“一个剧本过来了,我们就会分析有多少人可能会喜欢这个剧本,媒体资源被算法定义成为了全新的结构化的东西。”卢海波感慨道。

和国内许多互联网视频平台喜欢对标网飞不同,卢海波更欣赏亚马逊,从在网上售卖图书到成为全球科技巨头的这种“不受限”的发展。它同样也希望芒果TV在技术上的探索不受限制:“业务发展需要我们做支撑,我们就去做,在这个领域有哪些方向需要我们提前去探索,我们也有这个责任需要去探索、去研究,以避免业务到了那个局面的时候,要从头来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除了好东西,也会把它输出甚至商用,其实我们现在不少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可以输出商用的阶段。也许再过十年,我们将会是最大的互动娱乐媒体平台,只要我们自己不为自己设限,我觉得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