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利好以及人民日益注重健康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医疗器械是前景广阔的重要领域。然而,除半导体外,医疗器械同样是国外企业“卡脖子”的重点行业。例如,进口内窥镜的工业技术长期领先,国产内窥镜市场面临奥林巴斯、卡尔史托斯等国外企业的垄断。
据统计,仅8月我国医疗健康行业共发生112起融资(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已披露的融资金额超311亿元。
据了解,新光维医疗于2016年10月成立,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在中国苏州和日本东京均设有研发中心,是以全球化为战略的中国医疗器械公司,专注于医用内窥镜及相关创新产品的研发及商业化。
凭借着专有的内窥镜技术及在医用内窥镜行业丰富的经验所积累的专业知识,新光维已开发一系列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特点的内窥镜产品及在研产品,尤其是在高性能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技术、超高清医用成像技术、3D医用成像技术、特殊光医用成像技术及超细内窥镜成像技术领域。
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是一个庞大并在急速增长的市场。据统计,随着人口老龄化、健康意识提高及技术不断进步推动医疗需求日益增长,预计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的规模将从2020年的203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396亿美元。
与此同时,国内医用内窥镜市场同样被看好,有关机构预计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231亿元人民币增至2030年的624亿元人民币。
此前,国内医用内窥镜市场一直由多家国际医疗器械巨头主导,而新光维医疗则是医疗器械领域的国产黑马。
据了解,新光维是中国首家在中国、欧盟及美国取得4K医用内窥镜系统及3D医用内窥镜系统商业化所需的批准的公司,也是全球唯一一家成功开发具有2D转3D功能的内窥镜系统的公司,并且是中国唯一一家4K内窥镜成像系统和4K内窥镜镜体均获得FDA批准的公司,可以说是国产品牌中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天眼查显示,新光维医疗已完成3轮融资,仅今年,新光维医疗分别在4月和8月完成两轮融资,累计融资规模接近8亿元人民币,两轮融资中都能看到高瓴的身影。
不难看出,高瓴对新光维能在国际品牌占据的国内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抱有充足的信心。
除两投新光维外,高瓴也把目光放在能够提供数字精准化医疗产品的博动医学上。
可以预期,未来冠脉介入市场必然进入全面诊断和治疗精准化的时代。人们从纯靠积淀的经验论,到对于原理的认知,再到可及的探知渠道并结合高效的解决手段,是医学逐步要走的道路。不管是因为冠脉集采的影响,亦或是医学发展路径的必然。
而博动医学正是一家血管介入精准诊断产品研发商,专注于心血管定量血流分数系统研发,旗下主要产品有冠脉定量血流分数(QFR)测量系统、QAngio CT、Medis Suite MR、QIvus等,为用户提供检测管腔和血管轮廓、自动化IVUS分析和快速编辑、分析心血管维度和形态、心肌功能等服务,从而减少患者费用,提升医疗质量。
博动医学业务模式涵盖设备、耗材及服务等多种方式,其特色技术包括基于术中DSA造影影像的冠脉无创FFR诊断和PCI手术导航技术,并拥有CT-FFR系统(CT-QFR)、术中多模态腔内影像生理学设备、鹰眼系列介入耗材产品线(含IVUS/OCT/QFR三合一导管,以及OCT、IVUS双模与单模导管等产品)。
据了解,博动医学已有四款产品进入了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创新/优先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并获得欧盟CE认证,两款产品获得中国NMPA注册证。
正因为精准化预期是未来的主导方向,其潜在市场规模变大,在单个冠心病患者更加合理使用支架情况下,必然利好影像和功能学产品发展。
为此,高瓴与高盛中国、飞利浦等投资机构于今年8月联合领投,帮助博动医疗完成数亿美元的C轮融资。
目前,正是中国医疗器械领域快速发展和实现技术突破的关键时期,这是业内所有医疗器械研发技术人员的机会,也是减轻老百姓“看病难”负担的社会责任。在高瓴等投资机构的助力下,医疗器械企业突破瓶颈将成为可以预想的未来。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