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研究丨2025年种业市场规模将达732亿元

乐居财经 李兰 7月28日,据北交所公开发行并上市信息,河南金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苑种业”)近日在北交所递交招股书,并对我国种业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

招股书显示,与美国等西方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子行业起步较晚,研发能力较弱,种子研发以科研院所和少数龙头企业为主,研究与商业化相分离,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这导致近年来行业集中度偏低。根据2022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统计,行业前5名实现销售收入96.27亿元,占比10.94%。

目前我国种企规模偏小且分布分散,近三成企业经营玉米种子。根据2022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统计,2021年我国种子企业7,668家,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仅有173家,占比仅为2.26%。按照所属地域划分,山东和河南种子企业数量分居一、二名,分别占到全国种子企业数量的8.83%和8.71%。按照经营品种划分,经营玉米、小麦和水稻三大作物的种企最多,占比达58.14%,企业数量分别为1,920家、1,356家和1,182家。

我国是种质资源大国,种质资源长期保存量位居世界前列,常规杂交育种技术处于领先水平。而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国际种业研发中主流的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基因编辑技术,我国处于积极应用阶段。

近年来,我国政府持续加大对生物育种的政策支持力度,我国种子有望在生物育种技术的加持下,实现种植密度、种子单价等方面提升,进而为我国种子市场规模带来可观的增量空间。全球农业市场调研公司Kynetec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552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过去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3%。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73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8%,我国市场增速明显高于世界其他主要农产地区,增长潜力较大。得益于较高的商品化率、农产品单价和较广的种植区域,玉米种子市值长期位居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场价值首位。

本文转载自乐居财经。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