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养老项目入住率达60%以上,可实现现金流自给自足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梁春富

10月31日,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在天津举办面向投资者、分析师及媒体的2023年开放日活动。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在现场表示,养老投资具有盈利周期较长,投资收益前低后高的特点,这符合保险资金规模大、周期长、追求稳定回报的特征。

她还表示,布局大养老是中国人寿面向未来的新业务增长极。谈及投资养老项目回报时,刘晖认为,养老投资在单个项目组合以及投资配置方面都能带来多元价值。

“从单个养老项目上看,在项目运营培育期即可逐步实现现金流的自给自足。根据经验数据,当入住率达到60%-85%时,可实现现金流自给自足,甚至达到盈亏平衡。在项目运行的成熟期,则可带来长期持续的稳定回报。”刘晖还称,通过“一主多辅”模式进行养老项目组合的投资,既可分散投资风险,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支持养老体系的发展。

在刘晖看来,从中长期来看,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包括劳动力人口占比的下降、消费不足等,但对养老项目的投资价值是一个正向的促进作用。

“养老行业跟其他很多的产业相关性比较低,可以通过优化保险投资组合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刘晖进一步解释称,养老行业是跨周期、长坡厚雪的行业,具有投资价值释放周期比较长、潜在回报比较平缓等特征,虽说前期盈利较为困难,但长期来看是均衡稳定的。总之,养老投资需要一个长期主力,而坚持长期理念的寿险资金恰好能够匹配。

中国人寿的健康养老生态工程已进入落地实施阶段。在今年年初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首次提出“一主多辅”的养老发展模式,具体是以城市中心机构养老为主,城郊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辅,多种模式共同推进。目前,公司已经启动布局的养老项目有14个,覆盖到13个城市,多条养老服务线。

中国人寿副总裁杨红出席开放日时介绍,中国人寿今年将加快推进养老项目,计划到十四五末在全国约30个城市形成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

杨红表示,对于中国人寿自身发展而言,建设养老生态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保险加养老能满足客户养老服务需求,极大提升客户体验,帮助公司进一步扩大中高端客户市场。”杨红指出,另一方面,保险加养老将有效的赋能保险业务发展,并助力保险产品的创新和销售队伍的转型,最终通过满足客户需求赋能业务发展。总体来说,建设中国人寿特色的养老生态是公司践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是公司长期兼顾的发展战略。

本文转载自时代周报。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