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天文学团队借助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通过 PANORAMIC 巡天项目,成功观测到两个早期宇宙的螺旋星系——“烛龙”(Zhúlóng)和 A2744-GDSp-z4。这一发现再次革新了我们对早期宇宙星系演化的理解。
A2744-GDSp-z4 位于星系团 Abell 2744 中,质量约为太阳的 140 亿倍。该星系的存在表明,即使在大爆炸之后 15 亿年,清晰的螺旋星系仍然存在。这一发现挑战了此前关于早期宇宙星系形态的假设。
另一星系“烛龙”距离地球更远,位于 j100024p0208 区域中,被认为是“人类迄今为止已知最遥远、具有旋臂的核球 + 盘星系”。其质量与银河系相当,每年仅产生约 66 个太阳质量,红移约为 5.2,意味着我们观测到的是宇宙大爆炸后约 10 亿年的景象。
研究发现,“烛龙”拥有经典的核球和一个巨大的正面星盘,其旋臂延伸至 62000 光年。光谱能量分布(SED)分析表明,该星系有一个类似静止的核心和一个正在形成恒星的恒星盘。此外,“烛龙”中心核心是红色的,并且具有静止星系中测得的最高的恒星质量表面密度。
这一发现不仅为研究早期宇宙星系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也展示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在深空探测中的强大能力。未来,科学家们将继续利用这一先进设备,探索更多宇宙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