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集团冲击沪主板IPO,募资15亿背后

新年伊始,上交所受理了国内化工行业龙头安徽曙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曙光集团)的主板IPO申请。本次冲击沪主板,曙光集团拟募集资金15亿元,其中3.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然而,公司在2023年分红1.37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71.36%,且今年上半年拿出超8.5亿元购买理财产品,引发市场对其募资必要性的质疑。

与此同时,曙光集团收入中超六成来自关联方贡献,特别是与中石化业务往来密切,业务独立性存疑。公司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关联交易比例较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担忧。

曙光集团是一家以氰化工、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为主的大型综合化工企业。虽然资产规模从2021年末的50.72亿元增长至2024年6月末的82.67亿元,累计增幅达62.98%,但其资产负债率同步快速攀升,2024年6月末达到54.18%,显著高于行业均值。

业绩方面,曙光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及盈利规模较大,但波动明显。2021年至2024年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37.8亿元、36.58亿元、35.47亿元、15.03亿元,呈现逐年下滑趋势。净利润也受丁辛醇业务毛利大幅下滑影响,2022年同比几近腰斩。

此外,曙光集团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在报告期内大幅波动,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规模变化较大,财务风险有所上升。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较年初大幅下降,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加,财务压力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曙光集团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余永发已75岁,直接持有公司19.56%的股份,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79.16%的表决权。尽管如此,公司仍存在因余永发持股比例过低而失去控制权的风险。

曙光集团此次IPO由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保荐机构,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负责审计,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进行评估。

以上信息显示,曙光集团的IPO之路充满挑战,市场对其财务健康状况和业务独立性提出了诸多疑问。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