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调整自动驾驶宣传口径,行业回归健康发展

小米官网调整SU7新车定购页面措辞,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其中,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由“小米智驾Pro”改为“小米辅助驾驶Pro”,而Pro和Max版本搭载的Xiaomi HAD则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据新消费日报报道,深圳、太原等地的理想、蔚来、小米、阿维塔、小鹏与鸿蒙智行六家品牌门店销售人员整体表达变得谨慎。部分车企转向强调其他卖点,仅在用户主动提问时才说明辅助驾驶相关内容。

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切实履行告知义务,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2014年,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首次发布“J3016标准”,将自动驾驶技术划分为L0至L5共六个等级。受此影响,L3级别自动驾驶成为车企难以跨越的界限,只能通过“L2+”“L2++”等描述方式体现差异。

据《华夏时报》不完全统计,随着工信部出台辅助驾驶规范令,特斯拉、小鹏、理想、蔚来、阿维塔、智己等多个品牌已调整相关宣传。

当前大多数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仍处于L2级别,即部分自动化阶段。驾驶员需时刻保持警惕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这种市场宣传的不规范性可能导致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产生误解,进而影响其对新技术的信任度。

政府和行业组织加强监管,要求厂商准确描述技术实际能力,有助于行业发展健康化。明确技术实际水平可让消费者理性选择产品,同时促进企业专注于技术研发而非过度营销。

智驾改名为辅助驾驶标志着行业回归正轨。一方面,这有助于重塑消费者信任,避免因误解导致的过高期望;另一方面,规范名称使企业更专注技术研发,为向更高层次自动驾驶发展奠定基础。

任何技术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自动驾驶涉及多个复杂技术领域,如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地图等。这些技术需要相互协同才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从长期来看,自动驾驶发展是大势所趋。它能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同时,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自动驾驶可减轻驾驶疲劳,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工作时间。

当新能源车不再叫“智驾”而回归“辅助驾驶”本质时,这是行业走向规范、健康发展的重要一步,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技术日渐成熟是市场的必然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