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银行取款时去世,揭示银行业内流程与服务改进空间

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患病老人在银行取款时去世,引发广泛关注。家属表示已与银行达成和解,银行将支付丧葬费用及10万元慰问金。

此类事件频发的原因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商业银行严格执行监管机构的账户管理、反洗钱等要求,但忽视“以客户为中心”;二是基层网点机械执行规定,缺乏灵活性。

针对行动不便客户,部分业务可代办,如账户查询、转账汇款、定期存取款等。对于密码重置或开卡等敏感业务,银行可通过上门服务解决客户需求。

一位国有行客户经理表示,银行会根据情况安排两名工作人员上门核实,提供绿色通道服务。这一过程无需复杂预约,主要取决于网点人力资源调配。

尽管银行有严格规定,但服务仍需改进。业内人士指出,在合规前提下,应通过员工培训和制度优化,使流程更人性化。

去年11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文件,鼓励金融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包括开户、挂失、密码重置等。此外,简化了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流程,限额从1万元提高至5万元。

专家建议,银行可在遵守监管要求的同时,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服务,减少冲突事件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