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棒线材无头直轧生产装置及方法专利公布(冶金工艺专利快讯)

天眼查App显示,2025年5月16日,「棒线材无头直轧生产装置及方法」正式进入专利公布阶段。申请人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该项冶金工艺专利涉及一种能够显著优化传统棒线材轧制工艺的技术方案。据专利信息显示,该技术通过感应加热、移动闪光焊接等步骤,将连铸机生产的钢坯进行高效连接与加工,从而实现降低燃料消耗、减少钢坯烧损率、减少烟尘和废气排放的效果。「显著优化」了每根钢坯间隙时间过长、短尺乱尺、切头切尾等问题,并减轻了对轧辊和导卫的磨损。发明人为闫凯、吴迪、王浩。「本发明提供的棒线材无头直轧生产装置及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将连铸机生产的钢坯通过出坯辊道输送至热送辊道;通过热送辊道将钢坯输送至感应加热装置;通过感应加热装置对钢坯加热后输送至第一夹送辊;通过第一夹送辊调节后一支钢坯的移动速度,使得后一支钢坯追上前一支钢坯;通过移动闪光焊接装置将后一支钢坯与前一支钢坯相互焊接在一起;依次通过第二夹送辊夹持、去毛刺装置去毛刺后将焊接在一起的钢坯输送至粗轧机组。利用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棒线材轧制工艺燃料消耗大、钢坯烧损率高、烟尘和废气排放多、每根钢坯间隙时间太长、且有短尺乱尺、每支钢坯都需切头切尾、每架轧机咬入钢坯时都会受到冲击、对轧辊、导卫磨损严重等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