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晶圆代工双雄Q1财报: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的喜忧参半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晶圆代工市场展现出“增长悖论”。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分别发布了财报,两家公司业绩呈现不同走向。

中芯国际净利润同比增长166.5%,但收入环比增速未达预期;华虹半导体营收同比增长18.66%,却因研发投入增加、所得税抵免减少等因素导致净利润下降近九成。

电子创新网CEO张国斌表示,中芯国际财报亮点在于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显示其在产品组合及成本优化方面取得进展。上海证券研报指出,华虹半导体盈利能力承压,但产能释放饱满,无锡工厂二期12英寸产能稳步爬坡。

两家公司均面临国际环境和市场竞争压力,在“市场温和复苏”与“本土技术突围”之间寻求平衡。其中,中芯国际第一季度来自工业与汽车的收入占比从8%上升至近10%,华虹半导体则强调工艺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

财报显示,中芯国际第一季度营收163.01亿元,同比增长29.4%;净利润约13.56亿元,扣非净利润11.7亿元。12英寸晶圆收入占比78.1%,8英寸晶圆占比21.9%。工业与汽车收入占比环比提升至9.6%。

联席CEO赵海军介绍,第一季度晶圆业务收入环比增幅近5%,其中8英寸晶圆表现突出,收入环比增长18%。工业与汽车收入环比增长超过两成,车规产品的出货量稳步提升。

尽管如此,中芯国际第一季度营收增速未达预期,主要原因是工厂出现生产性波动,导致平均销售价格降低、研发投入减少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华虹半导体第一季度营收39.13亿元,同比增长18.66%;归母净利润2276.34万元,同比下降89.73%。公司总裁白鹏表示,消费电子需求疲软拖累整体业绩,但8英寸晶圆价格趋于稳定,12英寸晶圆呈现涨价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国际第一季度研发支出降至1.49亿美元。赵海军解释称,当季新购设备较多,人员忙于安装调试,部分研发产能调整为生产产能以保障出货。

针对关税政策影响,赵海军表示,预计对行业影响幅度低于1%。白鹏则强调,公司主要服务中国客户,80%的客户是国内设计公司。

两家公司对未来需求持谨慎态度。中芯国际认为消费电子供过于求,将重点推动技术迭代与产能效率优化;华虹半导体也提到消费电子需求较弱,但汽车和工业应用市场继续增长。

对于第二季度,华虹半导体预计主营业务收入约在5.5亿至5.7亿美元之间,毛利率约在7%至9%之间。中芯国际指引收入环比下降4%—6%,毛利率指引为18%—2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