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股价飙升引资本追捧,谷子经济成新消费市场热点

泡泡玛特全新发布的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再次风靡全球。

不止在国内门店,为了抢购到时下最火爆的Labubu 3.0,最近,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等线下门店都出现了大排长龙的盛况。二手平台上,原价99元/盒的Labubu 3.0出现不同程度溢价,其中隐藏款盲盒出价高达2300元,相比官方售价溢价超20倍。

伴随这股新品热潮,泡泡玛特股价在二级市场持续上涨。今年5月15日,泡泡玛特(09992.HK)股价盘中一度超过200港元/股,市值超2600亿港元,甚至超越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KER.PA,5月13日市值约折合约1725.5亿港元)。

据艾媒咨询数据,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资本对泡泡玛特的热情高涨。2023年底,基金大户“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率先将泡泡玛特纳入股票配置名单。此后,广发价值核心A、永赢睿信等大基金相继重仓,推动泡泡玛特股价从2024年初低点16港元一路攀升至190港元左右,累计涨幅超10倍。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农冰立在2024年业绩报告中指出,其适当增持了部分有独立增长逻辑和海外成长空间的新兴消费公司,并强调房地产调整背景下,潮玩等非必要消费比例提升。

2022年财报显示,泡泡玛特在盲盒之外开拓了毛绒、MEGA等产品线,在Molly之外相继培育了SKULLPANDA等大IP,并将海外市场作为新的增长曲线。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末仅有10余只基金重仓,而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重仓基金数量增至207只。

早期投资人蜂巧资本在近期清仓,以每股190港元左右高位套现22.67亿港元,浮盈近8倍。景顺长城则成为内地公募基金中持有泡泡玛特股份数量最多、持仓规模最大的机构,持股市值较建仓之初猛涨14倍。

作为第一大股东,创始人王宁家族以505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474位。

资本正积极寻找下一个“泡泡玛特”。布鲁可、卡游相继冲击资本市场,名创优品旗下的TOP TOY也被曝计划分拆上市。2024年,布鲁可与卡游均实现营收与净利翻倍,卡游毛利率高达67.3%。

布鲁可于1月10日成功上市,首日股价上涨82%,总市值超260.79亿港元,招股阶段获超6000倍超额认购。布鲁可背后站着高榕创投、君联资本等明星投资机构,上市前累计融资17.87亿元。

卡游则由红杉资本及腾讯资本支持,两者以A轮优先股方式入股并签署2026年上市对赌协议。富国基金同时持有布鲁可与泡泡玛特,而红杉亦同时投资卡游与泡泡玛特。

5月12日,万达电影公告将投资52TOYS,合计1.44亿元。52TOYS在2024年度收入约6.3亿元,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计划2025年递表港交所。

随着资金加速涌入,谁将成为下一个谷子经济造富神话备受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