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落地期来临,哪些企业有望成为核心受益者

25年AI产业矛盾从大模型与算力转向Agent落地,但底层大模型能力仍决定Agent上限。海内外产业规律表明,AI软件层需从基模迭代和简单Chatbot应用向解决实际问题的Agent产品演进。

资本、人才和技术三重壁垒下,国内基模行业格局明确,形成“六小龙”格局,包括阿里巴巴、DeepSeek、字节跳动、腾讯、阶跃星辰、智谱AI。美国市场则由OpenAI、谷歌、Anthropic、X.ai、Meta主导,未来竞争或进一步集中。

2025年三季度有望进入Agent密集落地期,可从两个维度把握核心标的:

C端方面,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凭借流量优势成为核心企业,关注其与手机厂商合作打造生活助手的潜力。垂直场景看好金山办公、合合信息、科大讯飞、同花顺等高频应用公司。

B端方面,分为两层:

1)头部客户Agent:微调需求高,通常选择具备云能力的基础模型如阿里、字节、腾讯,交付伙伴如阿里-亚信科技、字节-汉得信息、华为-软通动力等。

2)中小客户Agent:更多采用金蝶国际、北森控股、鼎捷数智、税友股份、泛微网络、用友网络、致远互联等标准产品,金融领域建议关注顶点软件。

基于此,建议关注:

基础模型六小龙:阿里巴巴、DeepSeek、字节跳动、腾讯、阶跃星辰、智谱AI。

Agent侧:

1)C端:金山办公、合合信息、同花顺、科大讯飞等。

2)Agent微调交付:亚信科技、汉得信息、软通动力、信雅达、新致软件等。

3)Agent标准产品:金蝶国际、北森控股、鼎捷数智、税友股份、顶点软件、泛微网络、用友网络、致远互联等。

4)阿里和腾讯链C端MCP接入:朗新集团、捷顺科技(潜在标的)、博思软件(潜在标的)、泛微网络。

风险提示:大模型发展不及预期、研发投入转化效率低、行业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