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极氪汽车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五一假期期间,极氪内部宣布高管人事调整,随后吉利汽车提出在纽交所私有化极氪的计划,引发广泛关注。
知情人士透露,极氪的智能座舱团队将并入吉利集团中央研究院,同时极氪计划通过合伙人模式拓展四五线市场的渠道布局。这一系列动作背后,反映出吉利集团对“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的决心。
从数据来看,极氪科技集团2025年销量目标为71万台,但截至4月仅完成23.28%,其中极氪品牌目标完成率为17.19%,而领克品牌则达到28.31%。尽管领克保留了燃油车产品线,但极氪的表现显然未达预期。为此,吉利老将林杰被任命为极氪国内营销服务负责人,以推动市场策略优化。
极氪自2021年由领克孵化而来,凭借首款车型极氪001迅速崛起,成为吉利高端纯电品牌的代表。然而,随着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吉利在《台州宣言》中提出五大核心举措进行转型,包括减少关联交易、消除同业竞争等目标。极氪与领克虽定位不同,但在售价区间上存在重叠,且重复投资问题突出。据吉利控股行政总裁桂生悦称,这种局面若持续将损害整体利益。
合并后,极氪与领克的研发投入预计将减少10%-20%,供应链成本下降5%-8%,产能利用率提升3%-5%。然而,美股投资者对极氪退市的消息反应不一,股价一度暴跌25%,显示资本市场对其资产质量存疑。与此同时,领克近期推出的插混SUV领克900表现出色,大订破3万辆,而极氪主力车型001和007销量却有所下滑。
极氪于2024年5月在纽交所上市,发行价21美元,首日收盘涨至28美元。但后续股价波动较大,始终未能突破20-30美元区间。截至5月7日,极氪市值较上市时缩水33.97亿美元。业内人士分析,极氪固定资产规模较小(仅30亿),远低于“蔚小理”等竞争对手;现金流水平也仅为90亿左右,难以支撑二级市场信心。
尽管如此,吉利仍坚持将极氪作为高端纯电领域的核心抓手。私有化后,极氪可摆脱资本市场的短期压力,充分利用集团资源,专注于产品打造与市场开拓。吉利官方表示,“全资控股极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有助于其在全球豪华电动汽车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回顾极氪的发展历程,极氪001无疑是其成功的关键。作为一款颠覆式创新产品,它定义了“豪华猎装轿跑”概念,并长期位居30万元以上新能源销量榜首。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极氪旗下其他车型如007、7X等未能复制这一成功。尤其在面对小米SU7、智界S7等竞品时,极氪001的销量已从高峰时期的1.4万辆降至目前的0.3万辆。
为扭转局面,吉利引入华为背景的高管姜军与陈奇,强化智能化研发能力,同时调整渠道策略,构建“直营为主、合伙人模式为辅”的新打法。此举旨在补强三四线市场覆盖,学习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经验,实现更广泛的用户触达。
未来,极氪能否找到下一个“极氪001”,将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已进入“爆款即生命”的阶段,如何在技术底座与产品体验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极氪必须攻克的核心课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