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车巨头日产宣布将进行大规模结构调整,计划到2027财年在全球裁员2万人,并关闭7家工厂。
目前,日产在全球拥有13万名员工,此次裁员比例高达15%。同时,其全球17家整车工厂中将近一半将被削减,包括日本国内及印度、阿根廷等地的生产设施。
此举源于日产财务状况急剧恶化。数据显示,2024财年日产预计营业利润仅为850亿日元,同比骤降85%,净利润从上一财年的盈利4495亿日元转为亏损7000亿至7500亿日元,创下公司成立92年以来最高亏损纪录。
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中美两大市场的表现疲软。在中国市场,日产销量从2018年的156万辆锐减至2024年的不足70万辆,降幅超过50%。
在美国市场,日产同样面临困境,过去5年市场份额下降超25%,库存天数高达100天,远高于丰田和本田的水平。
分析认为,日产的困境源于对市场需求的误判。在北美市场,未及时推出混动车型导致份额被竞争对手抢占;在中国市场,因“三缸机”策略失误,销量大幅下滑。
此外,日产未能充分利用其早期布局电动车的优势,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投入不足,错失发展良机。
作为传统车企转型的典型案例,日产的危机不仅反映了自身战略问题,也折射出整个日本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未来,类似裁员与关厂的情况可能在日本其他车企中继续上演。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