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间,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慈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因相关事项尚存不确定性,为维护投资者利益,经申请,公司证券自2025年5月20日开市起停牌。
本次交易标的为沈阳顺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沈阳顺义)。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注册资本6000万元,业务范围包括软件开发销售、仪器仪表制造销售修理、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等近90个项目,与慈星股份主营业务差异较大。
慈星股份成立于2003年,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主要从事针织机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近年来频繁尝试跨界并购,以寻找新的增长曲线。2016年,慈星股份分别以6亿元和4亿元收购杭州优投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多义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各100%股权,试图切入互联网领域,但最终因商誉减值导致2019年和2020年连续亏损。
2021年,慈星股份在半导体领域展开布局。当年2月,公司以1.401亿元收购北方广微科技有限公司35%股权,并承接其7082万元债权。然而,一年后由于管理整合困难,公司将北方广微股权及债权转售给控股股东。同年12月,公司通过2亿元自有资金认购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12.50%股权,进入射频滤波器和MEMS行业。
2025年初,慈星股份曾计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武汉敏声控股权,但因部分条款未达成一致而终止。仅隔三个月,公司又宣布筹划收购沈阳顺义并停牌,这一快速切换收购目标的行为引发市场对其战略规划稳定性的质疑。
业内人士指出,慈星股份频繁跨界并购源于主业增长遭遇瓶颈。针织机械行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产能过剩、利润率下滑等问题,企业经营压力显著。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认为,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跨界并购切入新兴领域,反映了多元化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内在诉求。
尽管跨界并购可能带来拓展业务边界的机会,但也伴随着潜在风险。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企业需对目标行业有深入研究和充分规划,否则易陷入盲目扩张。沈阳顺义业务与慈星股份主业差异明显,整合过程中需解决文化融合、业务协同和技术整合等问题,若处理不当,可能对现有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