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星星科技”)因财务信息披露问题受到监管部门关注。5月20日,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江西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及深交所监管函。
江西证监局查明,星星科技在2023年未按规定审慎确认收入,导致半年度报告、三季度报告营业总收入和营业总成本披露不准确。其中,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受影响金额为0.12亿元,三季报受影响金额为1.70亿元。2024年4月,公司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对上述事项进行修正。
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江西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同时,作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应光捷与时任财务总监黎峻江因未能尽职履责,也被采取相同监管措施。
深交所发布的监管函指出,公司行为违反了《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8月修订)》多项规定,应光捷与黎峻江对公司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星星科技回应称,本次监管措施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公司已高度重视并积极整改,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星星科技首次因财务问题遭监管。2021年8月,公司对2020年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净利润由盈利5203万元变为亏损24.93亿元,随后更名为“*ST星星”。证监会调查发现,公司2019年度虚增营业收入14.4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1.7亿元;2020年度虚增营业收入32.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6.6亿元。
业绩方面,星星科技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8年亏损。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2.02亿元,同比增长40.88%;归母净利润亏损6.19亿元,同比下滑28.68%;扣非净利润亏损5.56亿元,同比下滑7.94%。
截至2024年底,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未分配利润为-79.23亿元,主要因当年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等原因导致净利润为-6.2亿元。此外,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多年亏损,累计亏损严重,致使未弥补亏损金额超过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公司虽采取降本增效措施优化业务结构,但仍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