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在访谈中指出,智能眼镜将成为未来的手机,而VR则是未来的电视。2024年以来,借助Ray-Ban Meta的成功,Meta成为XR行业最受关注的企业,并带动AI眼镜快速崛起。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达60万台,同比增长216%。
值得注意的是,在VR销量下滑、AR增长平稳的背景下,AI眼镜成为科技巨头与创业公司共同看好的下一个万亿市场。苹果和谷歌正加速布局AI/AR眼镜领域,而中国市场上,从去年开始已掀起“百镜大战”。一位AI硬件投资人表示,AI眼镜是目前最靠谱的智能硬件形态,有望成为AI技术的重要载体。
然而,当前AI眼镜市场的八成增量主要由Meta贡献,中国市场虽热闹非凡,但部分产品仍停留在“PPT”阶段。预计618期间,国产AI眼镜将密集上市,迎来首次大规模市场考验。
VR市场持续低迷,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为133万台,同比下滑23%,主要原因是内容体验受限及售价较高。相比之下,AR眼镜行业正逐步迈向规模化增长,一季度销量为11.2万台,与去年同期持平,预计2025年销量将达到65万台,同比增长30%。
AI眼镜凭借更低的成本和接近传统眼镜的佩戴体验,正在成为消费级市场的热门选择。中信证券研报显示,具备AI功能的眼镜市场渗透率或将达到60%。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AI智能眼镜销量60万台,同比增长216%,预计全年销量可达550万台。
谷歌和苹果也在加快布局AI眼镜领域,其中苹果的产品可能于明年发布,主打拍摄、AI和音频功能。AI眼镜分为带显示和不带显示两种类型,前者指光波导AR眼镜,后者为AI拍摄眼镜,后者因技术成熟度更高成为各品牌布局重点。
在国内市场,雷鸟、闪极等品牌已正式开售AI眼镜,Rokid、百度、联想等企业则尚未上市销售。Rokid创始人祝铭明透露,过去三个月全球带显示AI眼镜定金订单超25万台,今年内有望全部交付。此外,小米、华为、阿里等巨头也将陆续推出AI眼镜新品,集体“围攻”Meta。
尽管市场热度高涨,但国产AI眼镜仍面临诸多挑战。今年第一季度,全球AI眼镜销量中Meta占据近九成份额,国产品牌整体表现较弱。部分创业者以“PPT”形式融资,实际量产能力不足。业内人士指出,AI眼镜需同时兼顾AI功能与眼镜设计,这对品牌的技术实力与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供应链优势使中国品牌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如何平衡SKU较少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解决产能问题,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即将到来的618购物节,将是国产AI眼镜的一次关键大考,其表现将直接影响市场对这一新兴品类的信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