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取消小额进口免税政策,中国跨境电商面临重大转型挑战

2025年5月2日,美国正式取消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的“小额进口包裹免税”政策,这一措施影响了年均13.6亿件包裹的绿色通道。这项政策调整不仅提高了中国跨境电商的成本门槛,还可能引发欧盟和东南亚国家的效仿。

“小额豁免”制度自1938年起实施,曾助力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如Shein和Temu快速崛起。过去十年间,中国对美小额出口额从53亿美元增长至660亿美元,但这种快速增长引发了美方监管的强烈反应。

各国开始将跨境低价商品视为“系统性风险”,并着手收紧相关规则。美国海关因新增包裹处理成本激增,物流系统也出现严重拥堵。同时,Temu和Shein在美国的销售额分别下降17%和23%,广告投放亦显著减少。

这场冲击不仅是短期波动,更是对“低价直邮”商业模式的系统性挑战。免税窗口关闭后,物流成本增加、定价优势丧失,时效延长等问题凸显。此外,美国市场的变化预示着全球市场规则重构的开始。

未来,跨境电商需重构仓配能力,转向本地仓储与履约模式。同时,价格结构与品牌力建设成为关键,低价策略不再可持续。此外,市场布局去单一化是必然选择,多元化发展可降低政策风险。

尽管全球规则趋严,但中国的制造业优势仍为行业提供支撑。作为全球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中国可通过强化合规能力、完善仓网布局、提升品牌运营等方式,在新阶段实现长期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