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或迎爆发式增长

在政策与市场驱动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可能进入快速增长期。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70.34%。2024年新增注册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较2019年增长837.50%。

工信部修订《规范条件(2024年本)》,重点优化技术指标、完善标准规范、新增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要求,并强化质量管理与企业选址。

2025年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行动方案》,指出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的重要性。工信部表示,加强回收利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据TTIR分析,2025年有望出现新一轮退役潮,叠加资源紧张与成本上涨压力,行业或将爆发。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50亿元增至2024年的480亿元以上。

CABRCA预测,2024年退役量为20.2GWh,2025年将达55.6GWh。到2030年,退役电池规模或达148.7GWh至380.3GWh。

格林美预测,2026年动力电池进入规模化报废阶段,2030年进入爆发期,2040年后循环回收将成为主流供应渠道。

动力电池回收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磷酸铁锂电池多用于梯次利用,三元电池因含镍、钴、锂更适合资源回收。

废旧电池收集涉及多方参与者,工信部认定的回收服务网点已有14967个。2023年注册相关企业4.62万家,但2024年减少至4.02万家。

产业链上游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游包含格林美、邦普循环等企业。宁德时代已建立覆盖全球的回收网络,年处理能力27万吨。邦普循环2024年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量达12.87万吨。

格林美自2015年起专注动力电池回收,年拆解能力达55万吨。2024年回收动力电池3.59万吨,计划到2030年回收规模超50万吨。

2024年,中国资环集团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由国资委及多家央企共同出资组建,致力于资源循环利用平台建设。

未来,构建上下游产业链联盟并打造闭环体系的企业可能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