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AI助手崛起,硬件厂商与互联网大厂竞争加剧

华为小艺、OPPO小布、小米小爱和vivo小V等国产手机AI助手正逐步实现苹果Siri曾追求的功能。

彭博社记者Mark Gurman指出,苹果在AI领域落后的原因包括高层重视不足、团队动荡及Siri架构难以集成大型语言模型(LLM)。有消息人士称,苹果可能将Apple Intelligence品牌与Siri分离。

国内手机厂商的原生AI应用发展迅速。QuestMobile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华为小艺和OPPO小布助手月活跃用户分别达1.57亿和1.48亿,超越部分互联网大厂产品。

从2024年第二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豆包单季度投放金额超1亿元,但DeepSeek稳居苹果App Store前三。腾讯元宝虽一度逆袭,但后劲不足。

生成式AI正向移动端转移,手机端App更受用户欢迎。ChatGPT移动端上线一个月即获500万下载量。字节跳动、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也推出移动端AI应用。

手机厂商利用硬件优势优化性能,将AI嵌入系统。自2023年起,主要手机厂商开始布局生成式AI。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表示,手机企业需加快大模型布局。

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91%,渗透率升至22%。预装的原生AI应用使手机厂商占据用户规模优势,但用户粘性仍不及部分互联网大厂产品。

各大手机厂商的AI功能多集中在修图、翻译等领域,用户体验提升有限。SellCell调研显示,多数Apple Intelligence和三星Galaxy AI用户认为其功能价值不高。

春节期间,DeepSeek爆火促使华为率先接入DeepSeek-R1智能体测试版,其他厂商随后跟进。这种开放心态使手机厂商可与第三方AI供应商合作,对抗互联网大厂。

QuestMobile统计显示,移动端原生App、应用内插件和PC端网页应用月活跃用户分别为5.91亿、5.84亿和2.09亿。互联网大厂在应用内插件领域占优,而手机厂商在原生App领域表现突出。

硬件厂商的网页端AI应用布局旨在补全多端操作场景。例如,华为小艺助手可在手机、电脑和汽车设备间同步内容,理想同学则延伸车载智能中控功能。

当前AI应用正向复杂智能体形态发展。手机厂商在系统层工具调用方面具有优势,而互联网大厂在特定场景下的用户行为数据掌握上更具竞争力。双方各有优劣势,未来仍需在底层生态建设上发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