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超800亿港元的巨子生物因旗下品牌可复美产品被质疑胶原蛋白含量不足而陷入舆论漩涡。美妆行业大V“大嘴博士”发文称,通过HPLC高效液相色谱氨基酸定量法检测发现,可复美一款精华产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为0.0177%,远低于我国化妆品标签标识规范要求的0.1%。
巨子生物迅速回应,表示内部多批次检测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与网传数据严重不符。为增强消费者信心,公司已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并将公开结果。
业内研发管理人士分析,类似“有效成分检测不出来”的情况可能源于三种原因:成分添加问题、检测方法不当或操作失误、以及配方导致的成分降解。对于“大嘴博士”采用的检测方法,业内人士表示虽可行,但具体操作细节未知,难以确认结果可靠性。
“大嘴博士”长期质疑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的有效性,认为其追捧脱离基本面,同时指出国内厂商在环肽和透明质酸领域更具优势。这一观点与华熙生物此前对重组胶原蛋白的批评形成呼应。
尽管面临争议,重组胶原蛋白市场仍在快速发展。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7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达1083亿元,其中功效性护肤品占比近60%。资本纷纷涌入该赛道,包括巨子生物、锦波生物等头部企业,以及丸美生物、福瑞达、敷尔佳等新玩家,甚至鸿星尔克也跨界布局相关领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