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赛落幕:展现平衡与人机协同能力,大脑技术待突破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格斗赛在杭州落下帷幕。比赛使用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内嵌算法由四个参赛团队自研并现场手柄操控。最终黑队“AI策算师”夺冠。

比赛中,机器人展示了较强的动态平衡和人机协同能力,但也暴露出动态控制与感知不足的问题。G1机器人的平衡性依赖仿真环境的AI强化学习和本体关节的高精度传感器。IMU(惯性测量单元)在保持平衡中发挥关键作用,实时监测姿态与加速度。

G1机器人手臂经过定制化设计,具有7个自由度,比常规多出2个,以实现更灵活的攻击动作。训练难度主要体现在动力系统、控制算法的精准性和机械结构强度要求上。

本次比赛主要采用手柄操控方式,AI语音操控存在延迟问题,而体感操控虽具潜力但尚未应用。专家指出,人形机器人背后涉及复杂的运动控制模型算法支撑,通过强化学习让机器人探索平衡方式。

比赛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动态运动控制与实时感知不足。例如,主动攻击扑空导致倒地或被擂台围绳缠住等情况。这引发了对机器人是否应完全模仿人类形态的讨论,未来可能发展超越人形的机器人。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机器人底层算法已较为出色,但缺乏真正的空间智能大模型作为大脑。中美对比来看,美国在机器人大脑领域的投入更大,国内更多企业专注于机器人本体和小脑(运动控制系统)。未来,产业链或将涌现更多二次开发的解决方案商,在公版机器人基础上开发专业的大脑,结合多模态大模型与RAG知识库进行融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