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与金融稳定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为期五年的《人民币/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1570亿巴西雷亚尔,经双方同意可展期。

2013年,中巴首次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当时人民币互换资金规模为1900亿元。近年来,中国连续15年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而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央行间双边本币互换是一种融资安排,一国央行可用本国货币置换另一国货币以获取对方货币流动性,通常用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等目的。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国人民银行累计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过此类协议,目前有效协议共32份,覆盖全球六大洲主要经济体,总规模达4.3万亿元人民币。

双边本币互换在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首先,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两国企业可直接使用本币结算,降低汇率风险并节约汇兑成本。其次,增强区域和全球金融稳定性,例如此次中巴续签向市场释放了团结合作的信号,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

此外,互换协议增加离岸市场流动性支持。202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将货币互换协议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并扩大规模,为香港提供长期限流动性支持,促进其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功能。

同时,双边本币互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这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及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

展望未来,随着中巴协议的续签与推进,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有望深化拓展,巩固两国经贸往来,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性,增强区域乃至全球金融稳定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