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美妆博主“大嘴博士”发布博文称,护肤品牌可复美的一款重组胶原蛋白精华产品涉嫌造假,其真实添加量仅为0.0177%。此话题引发热议。
对此,可复美当日发布声明,否认指控,并表示经多批次检测,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与网传数据不符。按照我国化妆品标签规范,“非微量添加”成分的添加量应高于0.1%。
受此消息影响,5月26日,巨子生物(02367.HK)开盘跌超8%,收盘跌幅收窄至4.04%;5月27日收盘,股价报68.65港元,下跌近7%,创近一个月新低。
目前,化妆品中的重组胶原蛋白含量尚无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可复美参考医药行业标准YY/T 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进行检测,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一步验证。
“大嘴博士”反驳称,无需企业提供原料即可对成品进行检测,并质疑巨子生物不对外销售原料的做法可能增加风险,因外部难以独立验证其原料。
截至截稿,可复美与巨子生物尚未进一步回应。专家白云虎表示,作为头部企业,巨子生物应提供更多证据证明产品合规。
重组胶原蛋白是热门赛道。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该市场2021年规模达108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219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4.93%。
巨子生物成立于2000年,依托重组胶原蛋白等技术体系发展。2019年至2024年,营收从9亿元增至55亿元,净利润从5.5亿元增至20.6亿元。2024年财报显示,核心品牌可复美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62.9%;可丽金收入8.4亿元,增长36.3%。
尽管业绩增长,但销售费用较高。2024年,销售及经销开支达20亿元,同比增长72.5%;研发支出1.07亿元,占收入比例1.9%。
今年4月,有消费者使用可复美敷料后脸部出现异常,送检报告显示含表皮生长因子(EGF)。可复美否认并强调未添加该成分,陕西药监局随后通报未检测出EGF。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