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奢侈品店下沉县城:消费新趋势还是经营难题

不少县城街头悄然出现二手奢侈品店的身影,随着消费群体拓展,这些店铺逐渐从一二线城市向县城下沉。

小红书和抖音上,“90后/00后回老家创业开二奢店”的帖子屡见不鲜。创业者多为曾在一二线城市生活并对奢侈品感兴趣的年轻人,他们瞄准了县城消费力的崛起和市场需求。

转转集团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五线城市的二奢订单量同比增长33%,三四线城市保持双位数增长;2023-2024年间,五线城市年均增长率达7.7%。

在这样的背景下,二奢店的下沉成为消费升级与商业策略的结合点。但单一的县城市场和较高的投入成本让创业者面临挑战。

无锡江阴的姜丽讲述了自己“入坑”二奢的经历。她与丈夫在当地从事建材生意,经济条件较好。因社交需求,名牌包成为必需品。起初,她在省城专柜购买,但价格较高。后来接触二手奢侈品后发现,两三万元预算可买两个成色不错的经典款,LV Speedy公价1.5万的包仅需8000元即可淘到95新款。

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返乡创业者、中小企业主等高收入群体购买力提高,对奢侈品的需求增加,关注品牌价值。相比专柜新品,二手奢侈品价格通常为3-5折,降低了消费门槛,成为接触高端品牌的入门选择。

社交媒体如小红书、抖音也让消费者更容易了解品牌知识和穿搭潮流。现在购买二奢产品通常附带中检检验证明,假货情况较少。

在熟人社会的县城,奢侈品不仅是消费品,更是社交身份象征。二奢产品满足面子需求的同时更实惠,适合想展示品味又不想花费过多的人群。

由于县城缺乏一线奢侈品牌专柜,二奢店填补了这一空白,提供线下体验、试背和现场鉴定服务,增强了消费者购买信心。

同时,一二线城市二奢行业竞争激烈,商家开始转向三四线城市寻找新客户。县城租金和人力成本较低,适合采用“线上引流+线下体验店”模式低成本试水,降低经营风险。

然而,在县城开二奢店是否赚钱仍存疑问。江阴一家二奢店主阿琪表示,县城二奢店与大城市相比特点明显,不敢压货。资金有限且消费者需求单一,导致刚开店时大部分货品卖给同行,利润低但资金周转快。

仅靠销售经典款难以支撑运营成本,许多店主将业务分为零售和同行批发两部分。零售利润可达20%-30%,但需大量资金压货,风险较高。

阿琪强调,尽管看似门槛低,但资金和货源要求严格。热门款式需提前备货,冷门款易积压,对资金周转要求高。

行业淡旺季明显,10月至次年1月为旺季,年底送礼和聚会多,热门款供不应求,需加价调货;6月至8月为淡季,价格比旺季低5%-10%,库存易积压。

货品周转率是关键。热销款应占库存大部分,冷门款尽量少囤,否则易陷入恶性循环。

阿琪还提到,开店必须具备奢侈品鉴定能力或聘请专业团队。一旦收到假货,不仅损失钱财,还会损害声誉。做得好的店在供应链上下足功夫,建立严格鉴定体系。

县城开店有优势,如租金和人力成本低,试错成本小,消费者认知处于成长期,可借鉴一线城市经营模式。但并非稳赚不赔,需搞定供应链、控制周转率,否则可能被库存和价格战拖垮。

二手奢侈品行业经历变化,暴利时代结束。王晓去年尝试开店但因货品周转问题亏损而闭店。他表示,市场透明度高,直播电商和一线城市大店夹击下,县城二奢店生存空间缩小。

早几年,信息差让一批商家获利,但现在价格透明,利润空间被压缩。消费者进店前已查好市场价,单纯靠信息差赚钱越来越难。

王晓提到,年化收益率曾达到10%,如今能保住5%已属不易。单件货品利润大幅下降。

投资上百万的二奢店背后多为有资源的专业玩家,小店主难以复制成功。更现实的做法是控制库存周转,降低滞销风险。

未来能活下来的,要么是资金雄厚的大玩家,要么是深耕本地、服务到位的小店。新人入行需谨慎,除非有特别资源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