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首发AI眼镜,苹果Vision Pro迭代在即
几天前的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小米展示了其在AI眼镜赛道的首秀产品,定价1999元起,专为亚洲脸型优化,价格相较其他智能眼镜更具亲和力。此前,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透露,苹果第二代Apple Vision Pro头显设备预计将在2025年秋季至2026年春季期间上市。尽管自2023年6月发售以来获得广泛关注,该设备仍面临售价高昂、应用支持不足等挑战,甚至传出停产消息。
消费级XR眼镜的应用场景与潜力
设想一个简单场景:小美和小帅同时看到一只流浪猫。小帅通过手机拍照并使用以图搜图工具获取信息,而小美佩戴XR眼镜后,只需语音指令即可瞬间获得相同信息。这不仅体现了效率提升,更预示着当效率突破阈值时,个体与社会可能发生质的改变。
“所见即所得”这一概念虽因营销广泛使用而失去部分本意,但人类及生命体本身在生存发展中正是基于这种机制进行反应。例如,在复杂交通路口,新手司机可能仅能感知“车辆多、行人多”,而老司机则可瞬间分析多个细节并作出判断。XR眼镜能在不同领域将“新司机”转化为“老司机”,增强用户对视觉信息的解析能力。
核心技术解析:光学、显示与芯片
目前XR眼镜的核心技术包括光学、显示及芯片三大板块。光学方面,Birdbath方案仍是主流,未来或被光波导技术主导,后者又分为阵列光波导和衍射光波导,其中衍射技术还可细分为纳米压印刻蚀和体全息路线。
显示技术中,Micro LED搭配光波导被认为是下一代标配。此外还有配合Birdbath的Micro OLED技术,以及Meta和华为探索的LCoS技术和DLP技术等。
芯片方面主要包括计算单元、存储单元及传感相关芯片。以Apple Vision Pro为例,M2芯片负责处理高负载任务,R1芯片专注于视觉协同处理,神经网络处理芯片(NPU)则提供AI加速功能。
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前AR与VR可划分为两个行业。AR眼镜全球出货量约50万台,而VR出货量达750万台,是AR的15倍。然而过去8-9年间,AR年均增速近40%,远超VR的20%左右。
变化原因包括AR供应链成熟带来成本下降,使其终端价格降至两三千元级别;用户接受度提高,尤其在游戏和观影场景;中国市场贡献显著,占全球AR出货量的40%。
相比之下,VR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更大,核心场景依赖游戏,换机频率低,且品牌集中度高,主要厂商包括Meta、SONY和PICO,市场趋于寡头垄断。
值得关注的三款产品
Apple Vision Pro凭借惊艳显示效果弥补了价格和重量劣势,在苹果强大号召力下达到50万台出货量。Birdbath技术路线产品在游戏和观影场景中成为移动效果增强设备,前年在国内销售几十万套。Meta与Ray-Ban合作的智能眼镜单季度出货超30万,集成耳机、拍照录像功能,践行AR“加法理念”,结合LLaMA模型展现人工智能潜力。
未来展望
消费级XR眼镜未来可能在娱乐、生活嵌入、效率提升等多个领域拓展。它或将推动远程购物、看房、会友等场景实现,也可能成为新一代办公生产力工具。需求不会被单向创造,XR将与个体及时代产生积极互动,催生更多创新应用场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