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市场回暖,上半年受理177家企业

2025年6月30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单日新增受理41家IPO企业,其中包括摩尔线程、沐曦股份等GPU行业龙头企业。至此,今年上半年累计受理IPO企业数量达到177家,已超过2024年全年受理总数。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A股共有51家新股上市,全部实现首日上涨,平均涨幅超过229%。其中江南新材首日涨幅达606%,成为上半年新股首日涨幅冠军。影石创新、矽电股份等个股每签获利超6万元,被投资者称为“大肉签”。

从募资情况看,2025年上半年51家新股累计募集资金总额超过373亿元。中策橡胶以超40亿元的首发募资位居首位,天有为、影石创新分别获得约37.4亿元、19.38亿元融资。

发行价格方面,2025年上半年A股尚未出现百元新股,最高发行价为天有为93.5元/股,最低发行价为北交所公司天工股份3.94元/股。新股首发市盈率(摊薄)平均约为18.84倍,低于2024年同期的21.71倍,这有助于提升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盈利空间。

不过,新股网上发行中签率仍然偏低。2025年上半年51家中签率最高的开发科技也仅为0.17%,最低的矽电股份约0.01%。在超2亿股民参与的背景下,打新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下半年若新股供给增加或可缓解这一状况。

地域分布方面,2025年上半年深圳、杭州各有4家新增上市公司,合肥、苏州各3家,位列前四。北京、上海、深圳仍为A股上市公司数量前三的城市,分别拥有476家、444家、425家。杭州以227家位列全国第四,广州、苏州、南京、成都均超过100家。

宁波、合肥、武汉、重庆、无锡、长沙、常州、天津、厦门、东莞、西安、绍兴、青岛、佛山、福州等地的上市公司数量均超过50家,显示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广泛基础。

尽管近期A股IPO有所回暖,但相比前几年高峰时期仍有明显差距。2024年全年仅100家企业成功上市。同时,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持续上升,截至2025年6月29日,已有78家企业宣布终止审查,其中创业板22家、北交所28家。

当前A股在审企业数量为337家,其中北交所193家,占比较高。多个拟募资金超20亿元的企业仍在排队中,包括华润新能源、惠科股份、摩尔线程、海康机器人、正泰安能、超硅半导体等重点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