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拍客负债20亿冲刺港股 上市之路遇挑战

母婴电商平台海拍客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尽管在下沉市场以10.1%的市占率领先,但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招股书显示,公司2024年营收为10.32亿元,净亏损扩大至7883万元,负债净额达20亿元。

分析指出,海拍客“平台+自营”双轨模式存在隐患,自营业务虽然提升了市场份额,但也加重了库存与资金压力。同时,低线城市消费者价格敏感度高,影响高毛利产品销售,而垂直电商用户群小、获客成本高的问题也难以与综合平台竞争。

6月30日,海拍客由中信证券独家保荐,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公司通过轻资产运营模式,连接超4200家供应商与全国3000个县域的29万家采购商,打造家庭护理及营养品供应链生态。

海拍客成立于2015年,创始人赵晨为天猫国际创始人。早期采用“B2B2C”模式切入母婴海淘市场,2019年起转型“平台+自营”双轨模式,2021年开始孵化自有品牌,截至2024年末已开发92个自有品牌及系列,合作153家制造商。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95亿元、10.67亿元和10.32亿元,毛利率持续下滑,分别为43.9%、37.6%和32.5%,净亏损逐年扩大。同期负债净额分别为17.3亿元、19.2亿元和20亿元,累计亏损达18.54亿元。

当前母婴电商市场竞争激烈,蜜芽关停、可优比大幅裁员、每日优鲜关闭前置仓业务等事件频发,行业洗牌加速。京东、阿里等巨头下沉布局进一步压缩垂类电商生存空间。

海拍客亦坦言,在低线市场面临来自多元化能力更强的竞争对手的压力,部分对手拥有更长经营历史、更大业务规模和更高市场认可度。

专家认为,下沉市场竞争激烈,美团优选、拼多多等平台在物流效率与用户习惯培养方面更具优势,海拍客轻资产模式难抗衡。此外,低线城市消费升级滞后,影响其高毛利产品销售。

有分析指出,若能借助上市资金拓展市场并提升品牌影响力,海拍客有望从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跨越,但需应对盈利能力不足和投资者质疑等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