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于6月28日至29日在深圳举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胡捷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过程中需注重规避行业风险,尤其是恶性竞争。他提到部分企业家表示“不怕外国竞争对手,但担心另一个中国人进入同一市场”。
胡捷认为,中国企业的“杀手”往往是第二个中国人,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市场,企业间常因过度竞争导致利润下滑。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所有企业家共同努力,实现自律、协同与平衡。
近年来,由于国内水泥需求持续下滑,产能过剩日益严重,多家水泥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6月25日,西部水泥发布公告称,将以总价16.5亿元将其位于新疆的水泥及相关资产出售给海螺水泥,并计划将所得款项用于偿还优先票据及支持海外扩张。
西部水泥表示,其专注海外市场的成效已在财务数据中体现。2024年,非洲及乌兹别克斯坦的水泥及熟料销量约为403万吨,占集团总销量的约20%,但海外收益贡献了集团总收益的38%以及67%的毛利率。
公告显示,非洲及乌兹别克斯坦吨水泥毛利分别为323元和64元,远高于国内的42元。董事会对海外业务增长潜力保持高度乐观。
除西部水泥外,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台泥、红狮集团、葛洲坝、中国建材等水泥巨头也纷纷加码海外业务。
据中国水泥网大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中国水泥企业海外熟料产能已达到约7980万吨,另有在建产能约1420万吨,多个并购项目正在推进中。
从区域布局来看,除台泥收购土耳其水泥企业、市场位于欧洲外,其他国内水泥企业主要布局集中在东南亚、中亚和非洲。
专家指出,国内水泥企业走出去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但也需避免重复国内市场过度竞争的局面,应推动先进技术和理念出海,实现良性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