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券商发债规模达5646.69亿元 同比增长11%

2025年上半年,70家券商在境内合计发债5646.69亿元,相较2024年同期5085.87亿元同比上涨11.03%。其中,前十家券商合计发行2877.31亿元,占比过半。

共有18家券商发债超百亿,中国银河以524亿元居首,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超过300亿元,招商证券、平安证券突破200亿元。

中诚信分析师赵婷婷指出,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带动重资本业务资金需求增加,市场利率走低使融资成本下行,叠加2025年到期债券规模上升,“借新还旧”推动发行积极性提高。

监管鼓励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025年上半年科创债发行规模较大,定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等已注册生效,信达证券等拟发行计划获受理。

联合资信金融评级二部表示,券商股东背景多为国央企,违约风险较低,且票面利率高于银行、保险等金融债,投资者需求旺盛。

交易所关注券商业务合规风险及短债占比问题。渤海证券因2025年2月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上交所要求说明整改进展及对偿债能力影响。财信证券被要求解释短期债务占比较高原因,并量化分析偿付安排可行性。

次级债受到青睐,除公司债外,多家券商选择发行永续次级债。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分别注册300亿元、200亿元,国泰海通、华安证券、中国银河、首创证券、信达证券亦有相关发行或计划。

证券公司次级债指清偿顺序在普通债之后的债务,可计入净资本。长期次级债按期限可部分计入净资本,有助增强资本实力。

联合资信指出,2025年上半年次级债平均发行利率为2.24%,同比下降62个基点,融资成本下降是主要原因之一。兴业证券在募集说明书中提到,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及外资机构进入,扩大资本实力成为关键。

从整体发债利率看,2025年上半年券商平均利率为1.95%,较上年下降48个基点,已处历史低位,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

赵婷婷认为,结构性机会仍存:一是科创债成本优势延续,若下半年常态化发行或带动整体成本微降;二是信用利差分化带来中小券商小幅下行空间。AAA与AA+券商信用利差略有上升,未来AA+券商发行成本仍有下降潜力。

联合资信金融评级二部指出,行业信用风险稳定,预计证券公司发债利率仍将保持低位运行,但受制于当前市场利率水平,整体成本下行空间有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