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极氪、华为等布局自动充电机器人

宝马集团近日发布自动充电机器人演示视频,引发行业关注。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充电技术成为汽车行业和能源行业焦点。自动充电被视为智能驾驶的最后一块拼图,背后代表着充电行业的智能化未来。

包括宝马、极氪、华为等企业已纷纷入局,相关部署也在推进中。行业人士认为,2025年是充电机器人开始快速应用的元年。

宝马发布的视频展示了其自动充电机器人如何实现高效的自动充电操作。

当车辆停泊在自动充电车位后,机器人将精准定位充电口、完成路径规划、插枪并开始充电。整个过程从启动到插枪完成仅需几十秒。

结合宝马预约充电、自动落锁、即插即充等功能,用户无需扫码、插拔充电枪或进行结算,即可实现全流程无人工介入的充电体验。

消费者对这一创新表示欢迎,认为“科技正在改变未来宝马用户的生活”,并称赞该设计人性化。

目前宝马自动充电机器人已完成概念验证,未来将根据市场情况适时投入应用。通过AI赋能,实现无需用户介入的全自动充电流程。

除了宝马,极氪、华为等企业也已经入局,推动充电机器人逐步改变大众生活。

今年1月,华为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尊界S800的智能驾驶系统引导车辆自动驶入停车位,并由充电机器人完成插枪充电操作。此前,极氪001已展示过自动泊车技术与自动充电机器人互动。

车企布局自动充电机器人的原因主要包括:解决充电难题、顺应汽车智能化趋势、拓展业务领域与盈利点以及提升品牌形象与竞争力。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将重塑人、车、桩的互动方式。

当前,具备高端驾驶辅助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加速下沉至主流市场。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符合L2级标准的新车渗透率由2023年的52.1%增长至59.7%,而1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车型市场,符合该标准的新车占比接近70%。

在智能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充电正加速突破技术边界。高速公路服务区、无人停车场、智慧社区等多种场景下,驾驶、泊车与补能的全链条自动化正在逐步实现。车辆抵达目的地后,可自主规划路径前往充电区,依托高精度定位系统完成泊车入位,并通过智能充电设备实现自动插拔枪、状态监测及安全防护全流程作业,自动驾驶与无人充电深度融合的新生态初具规模。

除车企外,充电行业在自动充电机器人领域也取得了多项成果。上海车展期间,星星充电发布了“Armstrong全自动机械臂充电系统”。随后在5月20日,挚达科技发布了全球新一代蛇形自动充电机器人——灵蛇SmartLink。

灵蛇SmartLink采用绳索驱动柔性臂结构,具有成本低、环境适应性强、插拔精准、安全可靠等优势,属于全球首创产品,为挚达科技第六代自动充电机器人。

目前,挚达科技凭借自主研发的自动充电机器人进军中东市场,成为首家在中东实现自动充电硬件与系统解决方案全链路落地的科技企业。

此外,随着电动汽车自动化程度提高,在封闭场景中实现自动驾驶的商用车以及具备自动泊车功能的乘用车已在某些区域大量应用,适合这些场景的自动充电机器人产品也日趋成熟。

今年6月,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归口、特来电牵头主编的《电动汽车底部接触式自动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启动编制,标志着智能补能体系标准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