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端水果市场崛起 科技助力作物健康管理

小暑节气刚过,成都地产水蜜桃开始大量上市。7月,记者在伊藤洋华堂、沃尔玛等超市发现,水蜜桃每斤售价均超过十元,已成为四川夏季高端水果的代表。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高端水果市场快速崛起。以蓝莓为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蓝莓生产国。2023年全国蓝莓产量达约65万吨,2024年增长至78万吨。阳光玫瑰葡萄、车厘子等品类同样在消费升级中表现强劲,逐渐进入更多家庭日常消费。

科迪华农业科技大中华区商务效能总监朱薇薇表示,这股热潮背后有多个驱动因素:一是中国GDP和人均收入稳步提升,中产阶层不断壮大;二是健康意识增强,例如蓝莓具有护眼、抗衰老等营养价值;三是新媒体加速市场教育,使许多水果成为“网红产品”。

在这股趋势下,中国果园正在经历从传统小规模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转型。病虫害防控、品质提升、环保标准及数字化管理,成为果农面临的新课题。科迪华、先正达等农业科技公司通过产品与服务,帮助果农提高种植效率。

四川是高端水果的重要产区,除水蜜桃外,柑橘也是该省典型优势水果产业之一,大多采用集中化、规模化种植模式。

朱薇薇指出,由于种植密度较高,病虫害如溃疡病、红蜘蛛等问题在四川柑橘园中较为常见,影响果实外观与商品价值。此外,柑橘为肥料需求较大的作物,长期施肥不均衡可能导致土壤退化,影响果树健康与后续产量。

四川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有时雨水过多且排水不及时,也会影响根系发育,进而影响果实营养积累与口感表现。

针对上述问题,科迪华提供多方面解决方案。例如使用生物制剂解决果实大小不一、糖分积累不足等问题;调节果树吸收能力,提升果实大小与商品价值;针对常见的日灼问题,适量喷施抗逆性产品可减轻果面灼伤,减少对物理涂白防护的依赖。

单一植保产品难以应对多样种植挑战,科迪华提出作物本位一体化解决方案,涵盖病虫害防控、营养管理、抗逆性提升及田间应用验证,旨在全面提高柑橘、水蜜桃等高价值水果的种植效益与品质。

要进入高端市场,必须严格控制农药残留并实现可追溯管理。随着种植密度提升,农药、肥料投入增加带来成本上升,并可能引发土壤退化、生态破坏及农残超标风险。

水果若想进入山姆会员店或出口市场,严格的农残标准是必要门槛。朱薇薇强调:“云南蓝莓虽然种得好,但若想打进高端市场,农残一定要控制到位。”为此,科迪华建立农残追溯系统,精确记录每批次作物用药信息,协助种植者满足国内外农产品安全标准。

农业资讯传播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农户主要通过零售店交流信息,如今越来越多农户借助手机获取资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涌现出大量三农博主,分享种植经验。

农业科技企业也将产品信息、田间试验结果和技术讲解内容集中上线,方便农户随时查阅。线上培训工具逐步开放给零售商与农技人员,使其掌握最新作物管理知识。

朱薇薇表示:“我们不想只做植保产品的提供者,而是希望成为作物健康的专家。帮助农户将过去种不出、种不好的水果现在不仅能种出来,还能种得更好,抓住高端水果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