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上半年预计亏损2.4亿元,调改门店数量持续增加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2.8亿元;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扣非净利润为-8.3亿元,上年同期为0.3亿元。

今年一季度永辉超市归母净利润为1.48亿元,同比下降79.96%。据此计算,第二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88亿元,同比减亏近16%。

Wind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来,永辉超市上半年均实现盈利,但半年度营收呈现下滑趋势。

2024年5月,在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及其团队的帮扶下,永辉超市通过胖东来帮扶及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两种模式对全国门店进行调改。2024年9月,名创优品拟62.7亿元收购三成股权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截至2025年6月13日,永辉超市已完成全国100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公司方面介绍,预计到7月底,调改店数量将达到150家;9月30日达到200家;2026年春节前突破300家。最终目标是在2026年6月前完成全部门店的调改工作,并基本结束闭店计划。

对于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公告指出,公司自2024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的深度转型,2025年是公司转型的深水期和持续阵痛期。

公告介绍,多重因素对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带来较大影响。2025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共调改开业93家门店,截至6月30日调改门店总数达124家。门店调改需经历歇业装修、新设备投入、旧资产报废、重开业支出、人员技能爬坡等过程。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共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闭店过程中产生租赁赔偿、人员赔偿、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成本费用。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对商品供应链进行了大规模改革,以建立“品质零售”的商品心智和合作共生的供零关系,完成了大量供应商和商品的升级汰换。

永辉方面在今年一季度曾指出,随着调改门店占比提升、闭店收尾及供应链改革深化,未来12至18个月将是改革成果集中释放期,公司有望迈入新的发展期。

永辉超市副总裁、全国调改项目负责人王守诚在6月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永辉调改店盈利预期良好,满三个月的门店基本均可实现盈利,销售基本翻番增长。公司要求门店盈利后,一部分资金用于员工分红,调改店进入成熟期后,员工拿分红是可以实现的,此外再拿出部分资金用于门店持续投入。

王守诚介绍,今年端午节期间,八十几家门店销售额同比增长约87%。前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盈利状态较为稳定。一季度数据显示,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3月单月实现利润1470万元,一季度累计实现利润7472万元。后续五十几家门店在前三个月存在经营爬坡期,“我们希望前三个月给顾客持续提升的购物体验,因此带有一些前期异常费用投入。一般以三个月、六个月为节点,来分析调改店的发展状况。”

尽管调改店盈利情况良好,但永辉超市仍处于调改转型带来的前期阵痛阶段,公司方面预计还需要一到两个季度走出改革深水区。

永辉超市首席商品官佘咸平此前表示,从当前来看,调改门店的业绩是持续的、稳健的、良性的、增长的。随着对胖东来调改模式的学习深入,公司整体焕发出比以前更强大的动能。当前财报反映的是过渡转型期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大量闭店和货盘转换清理都需要成本。

佘咸平举例称,在改革阵痛期,永辉超过五成的老商品被汰换,需要清仓折价处理,并由公司承担前述成本压力,而不是转嫁供应商。不过,随着投入部分减少,该成本最多在一到两个季度内完成转换,届时财务表现将显著改善。

截至7月14日收盘,永辉超市股价报4.82元/股,下跌1.43%,年初至今股价跌幅超两成。自去年9月23日公告名创优品拟入股永辉超市成为第一大股东后,公司股价已上涨超1.1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