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App显示,2025年7月15日,《一种负极粘结剂、制备方法、锂电池负极及锂电池》正式进入专利的公布阶段。申请人为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该项电池材料专利涉及锂电池负极粘结剂的技术改进。据专利信息显示,该负极粘结剂通过有机醇胺与丙烯酸反应生成酰胺键,显著优化了粘结剂的柔性、韧性及粘结力,并提升其在电解液浸润条件下对硅表面的亲和力与稳定性。发明人为李银磊、王静昌、周晓舒、葛琴琴、王胜鹏。本发明公开了具体分子结构及制备方法,适用于高性能锂电池领域。(摘要)负极粘结剂由有机醇胺以及丙烯酸聚合得到,至少包含如下分子式:其中,R1、R2、R3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或C1-C3羟基;所述有机醇胺为乙醇胺、二乙醇胺、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中的一种。有机醇胺中的胺基与丙烯酸中的羧基进行反应生成酰胺键,提升了负极粘结剂的柔性以及韧性;同时,有机醇胺中的羟基与硅表面的羟醇基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因此,进一步提升了粘结剂在电解液浸润条件下对硅表面的粘结程度。由此,有机醇胺与丙烯类化合物相互协同,使负极粘结剂兼具优异的柔性、韧性、粘结力以及稳定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