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王振滔以火烧假鞋重塑温州制造形象。2012年带领奥康国际上市后,又于2020年将疫苗企业康华生物推上资本市场,成为两家上市公司实控人。
近日,康华生物发布公告称实控人正在筹划控制权转让事项。若交易达成,意味着王振滔将放弃这家培育21年的疫苗企业。与此同时,王振滔将于今年7月重新担任奥康国际董事长。
王振滔曾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32年精力倾注的奥康国际是“永远的大儿子”,而培育16年的康华生物则是“二儿子”。尽管在康华生物日常经营中参与不多,但其薪酬自2023年起显著增长,分别达到168.55万元和237.45万元。
康华生物近年业绩持续下滑。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47亿元、15.77亿元、14.32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5.98亿元、5.09亿元、3.99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5.70%,净利降幅达86.15%。
公司主要产品人二倍体狂犬疫苗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压力。目前国内市场超八成份额仍由Vero细胞疫苗占据,后者价格仅为前者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随着康泰生物、复星雅立峰等竞争者入场,艾美疫苗亦在排队待进,行业格局正发生改变。
虽然康华生物毛利率维持高位(2024年达93.74%),且六价诺如病毒重组疫苗有望带来里程碑付款,但市场竞争压力已现。公司内部人士证实,关于控制权转让通知系临时接到,具体原因尚未向公司通报。
相较之下,奥康国际处境更为艰难。2022年、2023年连续亏损,2024年营收同比减少17.7%至25.4亿元,净利再次亏损2.16亿元。此前曾筹划收购联和存储科技跨界半导体领域,但交易最终告吹。
据奥康国际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1年至2022年期间,王振滔组织安排通过第三方转移公司资金至其控制的两家鞋店,构成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同时存在利用上市公司影响力延迟经销商回款情况。
面对双重困境,王振滔选择回归奥康国际。此次再度执掌帅印,能否扭转局面尚待观察。分析认为,出让康华生物股权或为盘活资源之举,同时也反映出当前更需集中精力应对“大儿子”的危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