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25年7月16日发布防晒衣物选购及使用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选购相关产品。
中消协指出,当前防晒衣、遮阳帽、防晒面罩等产品销量增长迅速,但部分商品存在数值虚标、面料成分造假、科技概念过度营销等问题,引发消费焦虑。根据全国消协组织投诉统计,夏秋季节防晒衣物类产品投诉较为集中,主要涉及产品质量、虚假宣传和货不对板。
针对选购要点,中消协提出以下建议:
一、关注防晒性能核心指标。防晒衣物的防护能力通常以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和UVA透射比值评定。现行标准包括GB/T 18830-2009和FZ/T 74007-2019。国家标准规定的UPF标注为“UPF40+”和“UPF50+”,部分商家宣传的“UPF200+”“UPF500+”甚至“UPF2000+”涉嫌夸大宣传。
二、注意材质与工艺。常见防晒衣面料包括聚酯纤维、锦纶及其复合材料,部分含氨纶提升弹性。具有防晒功能的产品多采用二氧化钛涂层或原纱型防晒技术,面料织法越紧密,防护效果通常越好。深色系比浅色系防晒效果更强,但也更吸热。
三、综合考虑舒适性与耐用性。消费者应选择透气性强、速干款式,避免透气性差导致体感不适。价格并非决定防护等级的关键因素,过于廉价产品可能不具备防晒功能。建议手洗并阴干,避免高温烘干或强力机洗。当衣物变薄、透光增强或涂层脱落时应及时更换。
四、识别营销套路。部分产品宣称添加玻尿酸、艾草精华等成分,声称具备保湿、抗菌、驱蚊等功能,实际并无科学依据。购买时应注意送检产品与实物是否一致,检测机构是否具备CMA标志或CNAS认可标识,可通过官方平台查询资质。
中消协呼吁相关经营主体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和安全可靠的产品。消费者如遇纠纷,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咨询与投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