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手房地产市场割裂现象愈发明显,这种变化不仅出现在上海,也在广州、武汉、郑州等多个城市显现。一手市场正悄然抢夺二手客户。
在上海市中心,随着城市更新加速推进,核心地块供应加大,这无疑对新房市场形成重大利好。然而,二手房市场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由于长期依赖老破小产品,二手房的流通性相对单一,更多依赖稀缺地段优势。面对新房市场“低密核心地块+大户型+产品升级”的三重攻势,二手房市场开始显得力不从心。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3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累计同比增12%,但市场热度却未提升。表面成交量可观,但价格回弹乏力,形成了明显的量价失灵。
例如,上海每月二手成交保持在平均1.95万套,6月刨除商住部分达1.85万套,但价格始终低位徘徊。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总价300万以下的二手房占市场近一半份额,且套均总价持续下降。
库存量激增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以上海为例,库存从2019年的10万套升至目前的17万套高位,诚意房源数量大幅增加,低价竞争愈演愈烈。
反观一手市场,虽然整体成交量不及二手,但购买力正在提升。以广州为例,今年上半年二手房成交5.6万套,新房成交3.3万套,二手房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减少0.52个百分点。截至6月,二手占比已降至56%。
新房市场不仅抢占份额,还带动价格上涨。上海壹号院成为全国首个销售破100亿的楼盘,苏州园区金鸡湖畔瑞园单价突破8万元/平方米。多个城市出现百亿级单盘。
高端市场需求旺盛,以上海为例,上半年总价5000万元以上豪宅网签518套,是2024年同期的两倍。成都虽总价5000万以上新房成交较少,但千万级及以上豪宅备案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以上。
当前楼市最大购买力来自改善型和塔尖人群,刚需群体日益匮乏。激活需求的关键在于供给侧改革,特别是土地端的变化。
多城市集中推进四代宅技术,福州、成都、南京、苏州等地项目入市提升了户型舒适度。同时,城市核心区出现更多低容积率地块,如北京首个10万元/平方米地块、深圳首个8万元/平方米地块、上海静安寺社区1.44容积率地块。
地块出让条件也在优化,以上海为例,户型限制放宽,装修标准提升至4000元/平方米-7000元/平方米。这些变化释放了开发商的产品定位权。
产品力全面提升使得一手房更易吸引改善型及高净值客户。7月16日,北京宣布首个全现房销售项目入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0%,占新房销售面积的35.4%。
过去选择二手房的核心原因之一是“所见即所得”,但随着一手房产品力提升并快速兑现,未来一二手房市场的割裂感或将进一步加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