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猫做饭”视频用AI两小时制作,播放量破千万。 AI制作短视频博主李可告诉《中国企业家》,其制作的橘黄色小猫直立炒菜视频在平台上获得高流量。这类内容正成为短视频平台新宠。
近期抖音等平台频繁出现AI制作的小视频,包括动物版奥运会、ASMR沉浸式体验、小人国世界等内容。借助AI工具,0基础用户也能迅速起号,掀起新一轮流量争夺战。
周鹏表示自己此前无任何专业背景,6月开始全职做AI短视频,一个月涨粉2万,并接到多个商单。部分博主为甲方制作AI视频,报价高达1秒1万元。
类似案例并非个例。 抖音账号“小确幸”于6月5日发布首条AI独居女生vlog视频,30天内更新15条内容,涨粉20万。国外AI博主Pablo Prompt使用Veo 3模型制作动物跳水视频,在Instagram播放量超2.5亿;YouTube博主Batysyr依靠20个AI猫咪视频,月涨粉77万。
AI短视频爆发早有技术铺垫。 OpenAI于2024年2月发布Sora文生视频大模型,同年5月谷歌发布Veo。国内字节推出即梦、快手发布可灵。据观察,即梦与可灵是当前起号用户最常用工具。
AI具像化工具落地改变了自媒体生态。 《2025中国自媒体行业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自媒体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7000亿元。
AI短视频面临平台监管挑战。 抖音2023-2024年相继发布《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关于不当利用AI生成虚拟人物的治理公告》。2025年5月19日启动对“AI起号”的专项治理行动。
部分创作者未受影响。 运营账号“绿洲ASMR”的叶威称其作品未受新规限制,甚至获得平台数万流量扶持。7月9日其视频号爆火,两天涨粉近2万。
2025年9月1日起,《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及配套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将同步实施,AI内容治理将更加规范化。
零基础小白也能快速涨粉。 叶威透露自己学员仅运营10天粉丝破2000。但即便如此,起号并非易事,剪辑技术仍是入门门槛之一。
李可认为AI极大降低了创作难度。 相比传统方式,他现在每天仅需约5小时制作,播放量稳定在10万左右。三个月时间,其账号粉丝突破10万。
中国政法大学滕乐指出,AI使UGC更易向PUGC和PGC转变,提升内容质量。
DiTs架构推动了AI视频技术发展。 Sora基于此架构实现文生视频功能,被视为技术史诗级突破。谷歌后续推出的Veo 3亦采用该架构演变而来的UL2 Encoder,具备同时生成视频与音效的能力。
周鹏强调AI短视频博主需完成剧组式工作。 脚本、转场、镜头均需独立构思。目前主流工具包括DeepSeek-R1推理模型、文生图及图生视频模型。
尽管起号迅速,商业化仍面临挑战。 播放量收益低,橱窗带货收入有限。智研咨询数据显示,广告收入占比34.8%,流量分成31.2%,其余来自稿费、电商、打赏等。
部分博主尝试课程销售变现。 叶威上架课程10天售出1000多份,但行业内普遍认为卖课已成过去式,AI作品本身应具备直接商业价值。
周鹏曾为室内设计师,因参加阿维塔AI短视频大赛获奖得2万元奖金,自此转向全职博主。至今参赛奖金超过20万元。
多企业举办AI短视频比赛。 2025年6月,腾讯设置360万元奖金池,冠军团可获200万元,另有机会获得核心业务直通offer。
目前商单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部分博主如钟生接到来自餐饮、烘焙、水果种植等行业客户合作请求。
商单价格取决于IP价值。 内容突出型博主以吸睛为主,商单报价不高;个人IP突出型博主则具备额外议价能力。头部博主30秒视频报价可达30万元。
多数从业者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叶威认为若账号能打通带货、合作伙伴、会员专区等渠道,收益可观。
职业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周鹏坦言大模型迭代迅速,随时可能被新技术取代。“我在砌墙,但时刻有人在拆墙。”
钟生认为创意无法被AI替代。 尽管AI降低制作门槛,但人类大脑仍不可替代。
合规问题仍是关键考量。 各平台陆续出台AI内容治理措施。抖音近期允许创作者主动声明使用AI技术,或为应对即将实施的强制性标准。
从业者普遍认为AI短视频赛道正处于喷涌阶段。 周鹏预测下一个风口可能是AI短剧。新加坡已上线AI制作短剧《郑三娘》,国内或将出现爆款AI短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