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行业掀起反白嫖浪潮
“我受够白嫖党了。”劲旅君最近与几位旅行社从业者聚会时,一位从业者在交流中情绪激动地表达对客户白嫖行为的不满。
他提到,此前一位客户在线上咨询定制服务时,前后修改方案超过30次,行程文件出到20多版,联系多家酒店,最终却以一句“感觉还是不太合适”终止沟通,令其感到努力被轻描淡写地否定。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多位从业者反映,客户白嫖行为层出不穷,包括提出高额要求后以价格太高为由放弃、利用一家旅行社的定制方案向其他机构压价、甚至在拿到详细行程后改为自驾游。
这些行为让从业者感到无奈,尤其是面对小红书等平台日益增多的白嫖行为,部分旅行社开始主动反击。
暑期定制咨询费成为新趋势
今年暑期,越来越多旅行社在提供定制服务前要求客户支付定制咨询费。
这一费用的收取标准不一,有的旅行社按天数收费,例如每天20元至100元;有的按订单一次性收费,金额在100元至500元之间;还有的按旅游产品总价的5%-10%收取,部分旅行社允许该费用在成交后抵扣旅游产品费用。
有从业者解释,收取定制咨询费并非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提高成单效率、减少无效劳动。
由于行业人员缩减严重,员工普遍身兼多职,旅行社更倾向于将资源集中在高转化潜力的客户上。
历史尝试与现实挑战
收取定制咨询费并非新鲜事。早在2019年,日本JTB等企业就已开始尝试。
同年,国内多家旅行社也陆续推出类似措施,但最终因行业竞争激烈、客户流失严重等原因未能持续。
当前,尽管旅行社从业者普遍对收取定制咨询费持观望态度,但部分细分市场旅行社已具备较强的产品壁垒。
例如,一些专注泰国地接、澳洲自驾游或贵州小众旅游的旅行社,通过深耕目的地资源,形成差异化产品优势,从而获得收取咨询费的底气。
精准获客与行业自律
当前旅行社在收取定制咨询费的同时,也更注重筛选客户。
部分旅行社明确表示只服务特定客户群体,如高净值人群或特定旅游偏好者,通过咨询费实现客户过滤。
有从业者认为,定制咨询费可视为客户与旅行社之间的信任契约,有助于提高效率、减少无效沟通。
尽管当前收取定制咨询费的趋势仍在探索阶段,但若行业能形成统一规范,或可推动旅游服务价值与价格的合理匹配。
业内建议,行业协会可牵头研究定制咨询费的实施机制,借鉴律师、保险等行业经验,并广泛收集消费者意见,确保服务质量与费用相匹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