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前瞻:科技与部分周期业绩改善明显

中报前瞻显示,总量增长仍存在堵点,但新兴科技与部分周期的业绩改善日渐明朗。二季度经济仍处“量增价弱”格局,出口与消费改善,投资动力不足。截至7月16日,已披露中报预告的1531家公司中,预喜率为43.7%,低于过去三年中报预喜率水平。自上而下估计显示,全A/全A非金融上半年累计利润增速分别为1.0%/1.2%。结构上,新旧经济增长加速分化,中下游改善好于上游,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优于消费与上游原料制造。科技硬件、资源品与非银业绩增长较快,电子/有色/非银/农牧/钢铁等行业业绩预告整体法业绩高增且预喜率居前。二级行业看,小金属与贵金属/农化/船舶/游戏/轨交/风电/半导体/养殖业/调味品/证券等赛道预告增速与预喜率居前。而地产黑色链条与汽车/家具等内需耐用品增长相对偏弱。

传统经济行业的改善偏慢,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减弱。工业企业整体应收账款周转率在Q2继续下探,存货周转改善不明显,表明企业正常经营循环仍存在难点和堵点。在费用率收缩背景下,工业企业毛利率下降,二季度实际盈利弱于账面盈利。装备制造业存货周转多有加快,但账期拉长带来较大经营压力,尤其是在机械/汽车/电新领域。采矿业与下游消费制造业面临库存与应收周转双重压力,其中消费主要压力在去库,而周期领域主要压力在现金回款。改善明显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军工/有色/农副产品/文体用品等。

新兴科技是增长预喜的主阵地,尤其是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行业景气改善速度持续加快。新兴科技是中报改善的主要阵地,但结构上有所分化。具备全球产业竞争力的行业在出口与内需共振下推动业绩增长,如军工、BD出海与商业化加速的创新药,以及受益版号发行提速新品周期开展的传媒游戏。此外,海外AI产业链景气确定性高,集成电路出口延续高增长。受海外芯片出口不确定性影响,国内AI资本开支节奏面临波折,以及汽车面临产业链账期拉长压力。

部分紧缺的周期品,如有色金属中稀土和小金属等战略金属价格中枢提高;化工中供给偏紧的制冷剂和化肥等化工品景气较好。部分产能出清较久的板块出现龙头中报业绩的增长信号,如钢铁/建材/生猪/大众品。受益于资本市场改善的非银金融,资本市场改革进度加快,长期资金入市制度不断完善,股市成交额延续活跃水平,在低基数之下,券商和保险中报业绩延续高增。

风险提示包括已披露经济与业绩预告数据对上市公司中报业绩代表性不足、政策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25Q2中报显示科技有色景气延续,困境反转赛道初现改善曙光。总量经济体现“量增价减”的增长格局,微观层面,工业企业去库进程放缓,应收账期减慢,经济内生循环仍亟待打通。行业增长结构整体延续一季报,行业景气未大幅扩散。上半年景气线索主要有三个:其一,新一轮科技资本开支周期带动硬件业绩增长;其二,政策推动的内需增长;其三,供给端扰动的周期品涨价。科技硬件景气延续,但全球科技博弈加剧之下国内外AI资本开支进度分化,而军工等装备制造业二季度景气上行。政策补贴方向逐渐向消费电子、服务消费与设备更新转移,而耐用消费品出现内卷压力。反内卷预期升温下传统行业过度悲观预期有所修正。

二季度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仍待提振,结构上中下游景气优于上游。出口与内需边际支撑二季度经济增长,投资增速边际放缓,价格指数修复趋势仍然承压。国内投资增速明显减弱,PPI降幅扩大拖累企业盈利。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压制制造业且与投资意愿与房地产投资收缩的背景下,国内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消费方面,受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家电与消费电子类社零增速较高,叠加服务消费回暖,社零增速边际提升。总体来说,二季度经济的内生增长动能仍有待加强,政策刺激下的消费需求增长与关税扰动下的抢出口是重要驱动。

结构上,中下游景气好于上游,建筑与装备制造业景气好于资源品。PMI显示服务业景气优于制造业,中下游景气优于上游原材料。PMI指标方面: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持续维持在荣枯线以上,建筑业扩张幅度快于服务业。制造业PMI处于荣枯线以下,但收缩幅度有所减弱,高技术制造业持续维持在扩张区间,而装备制造和消费景气重回扩张区间。

企业盈利增长方面,经营循环周期放缓,装备制造与全球定价资源品景气居前。工业企业5月累计营收增速2.7%,利润累计增速-1.1%。在费用率边际下行趋势下,毛利率在2025年二季度出现边际下降。资产周转速度边际放缓,价格指数承压下毛利率下降。从工业企业数据来看,这一资产周转改善的趋势并未在二季度明显持续。

景气结构性分化明显,装备制造业与全球资源品景气优于内需消费与地产周期链条。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1-5月累计增速居前的重点赛道包括军工/有色/农产品/ICT装备制造。前期景气增长较高的科技制造板块延续“以价换量”的增长格局。周期板块中,全球定价且供给扰动频繁的品种景气较高。消费板块中仍然受到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提振。

盈利预测方面,钢铁/非银/化工/电子/有色财报后盈利预期上修。财报后盈利预期上修的板块主要集中在前期强势景气赛道与有望困境反转的周期品。综合财报后不同行业盈利预期调整情况与其中个股净上调盈利预期的个股占比来看,财报后26年盈利预期净上调个股占比较多的板块为钢铁/非银/化工。

中报业绩预告显示,25H1科技制造和局部周期预喜公司数量居前。截至2025年7月16日,全A共有1531家公司披露了2025年中报业绩,预喜率为43.7%。从行业来看,科技制造板块以及供需格局偏紧的化工和有色行业预喜公司数量居前。

景气延续:AI硬件/创新药/稀土/基化/军工/非银等景气保持强势。AI技术变革推动端侧设备创新,中美科技博弈下国产替代需求有望延续。全球AI产业资本开支延续强劲增长,同时AI技术的变革也推动了端侧设备创新。2025Q2存储器价格显著上涨,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同比+20.5%。

创新药方面,国产创新药出海仍持续加速。2025年来,国内药企与全球MNC达成多项BD交易,中国研究成果在2025ASCO大会上大放异彩,显示国产创新药技术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并已经通过出海贡献业绩增长。

有色金属方面,降息预期升温叠加供给扰动仍存,有色金属涨价趋势有望延续。稀土和小金属:2025Q2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国加强稀土等战略金属资源出口管制,稀土(镨钕氧化物)、钨、铋等多种战略金属资源品供给端出现明显扰动,并推动价格上涨。

基化方面,产能去化,供需改善品种价格持续上升。化工行业产能持续去化,叠加行业“反内卷”有所增强,行业开工率持续提升。涤纶长丝、PTA、聚酯切片等化工行业开工率延续上行趋势,反映行业供需格局优化。

军工方面,地缘局势升温,军贸行情有望持续演绎。2025Q2中东地缘局势升温,我国军工装备出口需求明显提升,2025Q2中国船舶出口增速明显提高。

非银方面,无风险利率下行+长期资金入市,非银业绩有望延续增长。2025年一季度10年期国债利率出现明显上行,二季度后重回下行趋势。2025年股市成交量延续高位震荡,股指明显上涨。

困境反转:反内卷加码有望改善盈利预期,推荐钢铁/建材/光伏/养殖。反内卷政策信号强化,建工资源品和过剩制造业盈利预期有望提升。2025Q2国内定价的建工资源品(钢铁、建材)、煤炭以及光伏价格持续下行,并对企业盈利形成拖累。

钢铁&建材方面,钢价有所反弹,建材价格持续下行,“反内卷”政策有望提振盈利预期。25Q2光伏行业价格指数延续低位。工信部于7月3日召集制造业重点企业召开座谈会,部领导强调要加强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结构效能,并推动行业进入有序、可持续发展通道。

促消费政策信号强化,消费板块盈利预期有望改善。2025年6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强调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方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效,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

生猪方面,供给持续偏紧,养殖利润有望保持韧性。生猪能繁母猪存栏增速仍然延续低位,行业产能持续偏紧。饮料方面,新品饮料有望延续成长,啤酒业绩有望保持稳固。

风险提示包括已披露数据对上市公司业绩代表性不足、政策不及预期、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